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科普兰及其《阿巴拉契亚之春》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3 17:46
【摘要】:美国作曲家阿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是举世公认的美国音乐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现当代美国音乐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体裁涉及钢琴曲、管弦乐组曲、芭蕾舞作品、歌剧、电影配乐等领域。在科普兰漫长的一生中,他的作品风格经历了爵士乐、抽象音乐、实用音乐以及十二音音乐这几个阶段;在这些创作风格中,有的体现了科普兰对于新时代音乐的追求,有的则体现了对美国民族音乐的探求。正是因为科普兰广泛涉猎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作品,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能真切的感受到美国现代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气息,而那一直贯穿于科普兰作品中的“美国精神”也成为科普兰最鲜明的标志。本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语之外,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科普兰前时期的美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在这一章节中,对美国专业音乐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第二章主要论述音乐作品《阿巴拉契亚之春》的创作缘起及其音乐风格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对作品风格的成因探究;第四章主要论述的是科普兰在美国音乐中的地位及影响。通过这几章节的结构布局,笔者也对美国专业音乐的发展、作曲家本人及其作品风格以及作曲家在美国音乐史上的地位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Abstract]:American composer Aaron Copland,1900-1990 is recognized as the leader of American music and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mposer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music field. His genres cover piano, orchestral suites, ballet, opera, film scores, etc. In Copland's long life, his writing style has gone through the stages of jazz, abstract music, practical music and twelve tone music; Among these writing styles, some embody Copland's pursuit of new era music, others reflect the exploration of American folk music.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Copland dabbles in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s and genres that he can truly feel the flavor of modern American music and folk music in his works. The American Spirit, which has been running through Copland's works, also became Copland's most vivid symbol.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thesis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professional music in the pre-Copland period, in this chapter,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professional music is briefly combed;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creation of the musical work Appalachia Spring and its music style analysi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style of the work;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Copland in American music. Through the structural layout of these chapters, the author also ha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professional music, the composer himself and his work style, as well as the composer'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music.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伟;光辉灿烂的管弦乐──科普兰百年纪念专辑[J];音响技术;2001年03期

2 蔡良玉;遥远的祝福——为科普兰诞辰85周年作[J];人民音乐;1986年05期

3 蔡良玉;一部不寻常的自传——介绍《科普兰1900至1942》[J];音乐研究;1988年02期

4 迈克尔·沃尔什;曹民;;“如此气势磅礴”——美国音乐家科普兰去世[J];文化译丛;1991年03期

5 彼得·迪金森 ,梁冰 ,顾小娜;科普兰艺术生涯新探[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6 WilliamW.Austin,何平;科普兰作品的风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何平;科普兰的青少年生活和早期习作[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阎宝林;科普兰使现代美国音乐走向世界[J];人民音乐;1999年03期

9 何平;科普兰研究在中国——纪念美国作曲家科普兰诞辰100周年[J];中国音乐学;2001年03期

10 王建伟;光辉灿烂的管弦乐——科普兰百年纪念专辑[J];实用影音技术;200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王夕;杰弗里·科普兰参与筹建中国疾控中心的美国人[N];北京科技报;2013年

2 詹湛;群鸟曾喑,一朝齐鸣[N];音乐周报;2014年

3 王慧卿;顶级生物科学家新加坡“复乐园”[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美玲;科普兰及其《阿巴拉契亚之春》创作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7年

2 和宁;科普兰的音乐创作与风格[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红;科普兰与其主要钢琴作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毕宇虹;科普兰管弦乐作品《墨西哥沙龙》创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何舒曼;科普兰的音乐评论及其特点[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高知音;论科普兰钢琴音乐创作风格[D];云南艺术学院;2015年

7 唐菱键;艾伦·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分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曹扬;一幅传神的音乐肖像——科普兰《林肯肖像》的音乐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旭;科普兰《四首钢琴布鲁斯》音乐与演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丁爽;科普兰《第三交响曲》音乐技法分析[D];山东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414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414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