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隋唐琵琶源流考——以石窟寺所见琵琶图像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1-04 04:13
  琵琶是中国中古时期的重要乐器,但是其形制演变与时空传播长期存在杂乱混淆。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琵琶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考察琵琶发展和传播的源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佛教石窟寺中的琵琶图像为中心,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地区石窟寺中所见琵琶图像的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一件乐器的变化背后往往蕴含着文化的交融,展现着时代的开放。 

【文章来源】:敦煌研究.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隋唐琵琶源流考——以石窟寺所见琵琶图像为中心


琵琶的捍拨与演奏方式

柳叶,形状特征,琵琶,莫高窟


B型,曲项。其下按照琴身的形状特征又将其划分为两亚型,每一亚型下各为一式:Ba型,柳叶形琴身。除项外与Aa型相似。有两例,皆见于第260窟(图1-6)。

琵琶,石窟寺,新疆,壁画


(1)第一期为4~5世纪,即中原地区三国至十六国时期。四弦琵琶Bb型Ⅰ式、五弦Ⅰ式皆有出现,但数量相对较少。同时,该时期佛教在新疆地区业已兴盛,故笔者将其概括为佛教传播背景下琵琶的传入发展期。(2)第二期为6世纪,即中原地区北魏至隋时期。该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五弦琵琶占据主导,且相对稳定,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稳定期。值得关注的是,该时期本地四弦曲项琵琶缺失的同时,敦煌地区四弦曲项琵琶恰恰开始兴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绸之路上的五弦琵琶研究[J]. 周菁葆.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1(03)
[2]敦煌壁画上的弹拨乐器[J]. 庄壮.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3]西藏拉萨大昭寺古乐器考释[J]. 田联韬.  音乐研究. 2004(01)
[4]丝绸之路上的琵琶乐器史[J]. 赵维平.  中国音乐学. 2003(04)



本文编号:2956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56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7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