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西域龟兹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11:35
龟兹地处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汇集之地,吸收各国之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隋唐时期的龟兹音乐传入中原,上至宫廷音乐,下至民间音乐,都影响深远,因此西域龟兹音乐文化形态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一直是学者热衷的话题。本文以西域龟兹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龟兹石窟壁画音乐资料及文献资料,分析隋唐时期龟兹地区的乐器使用情况,并对关于龟兹音乐的三个争议问题:苏幕遮与泼寒胡戏的关系、苏幕遮的起源以及龟兹有没有自己的音乐文化进行分析总结。
【文章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克孜尔38窟左壁第一组32左壁第二组(见图1-2),男伎头戴三珠宝冠,大耳环,手持璎珞舞动,璎
克孜尔38窟左壁第二组33
9图1-3克孜尔38窟左壁第三组34左壁第四组(见图1-4),男伎在前,头戴三株宝冠,大耳环,右手持托盘,左臂搭在女伎肩上;女伎头戴花冠,双手持一弓形箜篌,左手握琴杆,右手作弹拨状,弓形箜篌只余半个音箱,琴杆为绿色。图1-4克孜尔38窟左壁第四组35左壁第五组(见图1-5),男伎左手托盘,右手在盘中抓花瓣,欲向外撒花;女伎头戴的花冠中有一宝珠装饰,双手持璎珞,左手举起,目光注视男伎。图1-5克孜尔38窟左壁第五组36左壁第六组(见图1-6),男伎弹奏五弦琵琶,琵琶琴身有音孔花纹,头部34图片源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丝绸之路·新疆佛教艺术》,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35图片源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丝绸之路·新疆佛教艺术》,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36图片源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丝绸之路·新疆佛教艺术》,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索不达米亚乐器考古——丝绸之路上最早的乐器(二)[J]. 周菁葆. 乐器. 2019(11)
[2]考究唐代龟兹乐队的编制[J]. 张宏强. 艺术教育. 2014(07)
[3]石窟壁画中的齐鼓考——兼论龟兹乐的东进[J]. 刘文荣.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4(02)
[4]佛传之路魂犹在 龟兹古韵舞翩跹 古代龟兹乐舞在中原的传播[J]. 张铭. 舞蹈. 2013(07)
[5]考论克孜尔佛教石窟壁画及其史料价值——以打击类艺术组合壁画为考据[J]. 钦媛. 求索. 2013(01)
[6]丝绸之路石窟壁画中的民俗文化[J]. 周菁葆.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7]丝绸之路上的五弦琵琶研究[J]. 周菁葆.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1(03)
[8]丝绸之路与竖箜篌的东渐[J]. 周菁葆. 中国音乐. 2011(03)
[9]龟兹遗韵,今朝溯源——周吉《〈龟兹遗韵〉论当代库车地区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与龟兹乐的传承关系》读后[J]. 王慧. 中国音乐. 2011(03)
[10]隋唐乐部中龟兹伎的器乐特征[J]. 王雅婕.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龟兹文化与唐五代文学研究[D]. 屈玉丽.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从敦煌壁画中探寻隋唐西域乐舞[D]. 漆佩玉.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探析龟兹壁画乐舞与敦煌壁画乐舞的关系[D]. 李倩.西北民族大学 2014
[3]《苏幕遮》研究[D]. 程璐瑶.河北师范大学 2013
[4]隋唐龟兹乐部考[D]. 韩娇艳.河南师范大学 2013
[5]古龟兹舞蹈试探[D]. 赵克军.中央民族大学 2006
[6]论西域音乐文化中的龟兹乐[D]. 袁薇.陕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2531
【文章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克孜尔38窟左壁第一组32左壁第二组(见图1-2),男伎头戴三珠宝冠,大耳环,手持璎珞舞动,璎
克孜尔38窟左壁第二组33
9图1-3克孜尔38窟左壁第三组34左壁第四组(见图1-4),男伎在前,头戴三株宝冠,大耳环,右手持托盘,左臂搭在女伎肩上;女伎头戴花冠,双手持一弓形箜篌,左手握琴杆,右手作弹拨状,弓形箜篌只余半个音箱,琴杆为绿色。图1-4克孜尔38窟左壁第四组35左壁第五组(见图1-5),男伎左手托盘,右手在盘中抓花瓣,欲向外撒花;女伎头戴的花冠中有一宝珠装饰,双手持璎珞,左手举起,目光注视男伎。图1-5克孜尔38窟左壁第五组36左壁第六组(见图1-6),男伎弹奏五弦琵琶,琵琶琴身有音孔花纹,头部34图片源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丝绸之路·新疆佛教艺术》,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35图片源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丝绸之路·新疆佛教艺术》,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36图片源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丝绸之路·新疆佛教艺术》,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索不达米亚乐器考古——丝绸之路上最早的乐器(二)[J]. 周菁葆. 乐器. 2019(11)
[2]考究唐代龟兹乐队的编制[J]. 张宏强. 艺术教育. 2014(07)
[3]石窟壁画中的齐鼓考——兼论龟兹乐的东进[J]. 刘文荣.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4(02)
[4]佛传之路魂犹在 龟兹古韵舞翩跹 古代龟兹乐舞在中原的传播[J]. 张铭. 舞蹈. 2013(07)
[5]考论克孜尔佛教石窟壁画及其史料价值——以打击类艺术组合壁画为考据[J]. 钦媛. 求索. 2013(01)
[6]丝绸之路石窟壁画中的民俗文化[J]. 周菁葆.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7]丝绸之路上的五弦琵琶研究[J]. 周菁葆.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1(03)
[8]丝绸之路与竖箜篌的东渐[J]. 周菁葆. 中国音乐. 2011(03)
[9]龟兹遗韵,今朝溯源——周吉《〈龟兹遗韵〉论当代库车地区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与龟兹乐的传承关系》读后[J]. 王慧. 中国音乐. 2011(03)
[10]隋唐乐部中龟兹伎的器乐特征[J]. 王雅婕.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龟兹文化与唐五代文学研究[D]. 屈玉丽.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从敦煌壁画中探寻隋唐西域乐舞[D]. 漆佩玉.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探析龟兹壁画乐舞与敦煌壁画乐舞的关系[D]. 李倩.西北民族大学 2014
[3]《苏幕遮》研究[D]. 程璐瑶.河北师范大学 2013
[4]隋唐龟兹乐部考[D]. 韩娇艳.河南师范大学 2013
[5]古龟兹舞蹈试探[D]. 赵克军.中央民族大学 2006
[6]论西域音乐文化中的龟兹乐[D]. 袁薇.陕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2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5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