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炎彬混声合唱《如果有来生》创作分析与指挥诠释
发布时间:2021-02-26 15:47
近年来,我国的合唱事业正在快速发展,在全国各类大型合唱赛事、展演及音乐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可喜的现象:除了我国合唱发展道路上著名作曲家传唱率极高的经典作品占据舞台之外,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作曲家正在用他们别具特色的合唱音乐作品与大众对话。这些作品在创作理念、作曲技法、作品处理和指挥法的实际运用等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本文以青年作曲家夏炎彬的混声合唱作品《如果有来生》为研究对象,从“作品创作分析”与“指挥诠释”两大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后者的权重相对较大。通过对作品创作各个要素和指挥排练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研究和排演该作品或同类作品的音乐工作者以及对研究夏炎彬及当代青年作曲家合唱创作风格的朋友们有所参考和借鉴。第一,作品的创作分析。本章主要研究“诗歌”和“音乐创作”两个层面,重点在后者。音乐创作分析包含了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及调式调性、织体、速度力度及节拍等常规分析,也包含了一般研究相对关注较少的钢琴创作特色和歌词在音乐中的配置方式两项内容。力求通过对作品详实的分析为后续的作品处理与指挥动作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指挥诠释。本章也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从合唱学的范畴中选取一...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现状
1.2.2 夏炎彬及其创作简介
2 《如果有来生》的创作分析
2.1 歌词分析
2.1.1 由来
2.1.2 诗意浅析
2.2 音乐创作分析
2.2.1 曲式结构
2.2.2 旋律及节奏
2.2.3 和声与调式调性
2.2.4 织体
2.2.5 速度、力度和节拍
2.2.6 钢琴伴奏创作特色
2.2.7 歌词的特殊配置方式
3 指挥诠释
3.1 作品的处理
3.1.1 层次建构
3.1.2 音响均衡
3.1.3 唱法的选择
3.1.4 咬字吐字
3.1.5 起声与收声
3.1.6 演唱方式
3.2 指挥法的实际应用
3.2.1 预备拍、起拍和收拍
3.2.2 实拍、虚拍和控制性挥拍
3.2.3 特殊力度的表达
3.2.4 “旋律线”指挥技法的设计和运用
3.2.5 左右手的分工合作
3.2.6 乐谱特殊情况的指挥处理
3.2.7 指挥与钢琴伴奏的交流合作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唱艺术与指挥艺术的美学探析——评《合唱指挥艺术:指挥的美学思维与艺术实践》[J]. 丁岩.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6)
[2]对合唱作品中流行音乐元素的探析[J]. 丁岩. 艺术教育. 2017(19)
[3]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J]. 丁岩. 艺海. 2017(06)
[4]新作品 新理念 新面貌——2017中国合唱新作品创作推广研讨会暨合唱指挥研修班在华南师大举办[J]. 罗诗祺,陈红梅. 岭南音乐. 2017(03)
[5]从混声合唱《阳关三叠》中探讨古曲的改编问题[J]. 丁岩. 大众文艺. 2011(08)
[6]“微缩图”式的引子及其“资源库”意义——黄汛舫《工尺谱游戏》音乐分析[J]. 张璟. 音乐创作. 2007(02)
[7]音乐指挥实践美学初探[J]. 田晓宝.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02)
[8]关于合唱的音色融合训练(中)[J]. 苏严惠.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1(03)
[9]关于合唱的音色融合训练(上)[J]. 苏严惠.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1(02)
博士论文
[1]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 田晓宝.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无伴奏混声合唱《太阳母亲颂》的作品研究与指挥诠释[D]. 张益.武汉音乐学院 2018
[2]菲德尔·卡拉兰《北方音画》分析及诠释[D]. 潘明.中国音乐学院 2017
[3]由古曲改编的合唱曲研究[D]. 睢晓杰.武汉音乐学院 2014
[4]建立在“重复”基石上的大厦[D]. 夏炎彬.武汉音乐学院 2013
[5]镜像结构研究[D]. 蒋奕菲.上海音乐学院 2010
[6]《合唱<嘎哦丽泰>的改编手法及指挥处理》[D]. 丁岩.武汉音乐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052805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现状
1.2.2 夏炎彬及其创作简介
2 《如果有来生》的创作分析
2.1 歌词分析
2.1.1 由来
2.1.2 诗意浅析
2.2 音乐创作分析
2.2.1 曲式结构
2.2.2 旋律及节奏
2.2.3 和声与调式调性
2.2.4 织体
2.2.5 速度、力度和节拍
2.2.6 钢琴伴奏创作特色
2.2.7 歌词的特殊配置方式
3 指挥诠释
3.1 作品的处理
3.1.1 层次建构
3.1.2 音响均衡
3.1.3 唱法的选择
3.1.4 咬字吐字
3.1.5 起声与收声
3.1.6 演唱方式
3.2 指挥法的实际应用
3.2.1 预备拍、起拍和收拍
3.2.2 实拍、虚拍和控制性挥拍
3.2.3 特殊力度的表达
3.2.4 “旋律线”指挥技法的设计和运用
3.2.5 左右手的分工合作
3.2.6 乐谱特殊情况的指挥处理
3.2.7 指挥与钢琴伴奏的交流合作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唱艺术与指挥艺术的美学探析——评《合唱指挥艺术:指挥的美学思维与艺术实践》[J]. 丁岩.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6)
[2]对合唱作品中流行音乐元素的探析[J]. 丁岩. 艺术教育. 2017(19)
[3]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J]. 丁岩. 艺海. 2017(06)
[4]新作品 新理念 新面貌——2017中国合唱新作品创作推广研讨会暨合唱指挥研修班在华南师大举办[J]. 罗诗祺,陈红梅. 岭南音乐. 2017(03)
[5]从混声合唱《阳关三叠》中探讨古曲的改编问题[J]. 丁岩. 大众文艺. 2011(08)
[6]“微缩图”式的引子及其“资源库”意义——黄汛舫《工尺谱游戏》音乐分析[J]. 张璟. 音乐创作. 2007(02)
[7]音乐指挥实践美学初探[J]. 田晓宝.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02)
[8]关于合唱的音色融合训练(中)[J]. 苏严惠.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1(03)
[9]关于合唱的音色融合训练(上)[J]. 苏严惠.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1(02)
博士论文
[1]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 田晓宝.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无伴奏混声合唱《太阳母亲颂》的作品研究与指挥诠释[D]. 张益.武汉音乐学院 2018
[2]菲德尔·卡拉兰《北方音画》分析及诠释[D]. 潘明.中国音乐学院 2017
[3]由古曲改编的合唱曲研究[D]. 睢晓杰.武汉音乐学院 2014
[4]建立在“重复”基石上的大厦[D]. 夏炎彬.武汉音乐学院 2013
[5]镜像结构研究[D]. 蒋奕菲.上海音乐学院 2010
[6]《合唱<嘎哦丽泰>的改编手法及指挥处理》[D]. 丁岩.武汉音乐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052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528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