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论西安鼓乐“起目”“耍曲”中的起承转合结构

发布时间:2021-06-25 04:51
  起承转合结构因其独特的乐思展现方式,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拟从解决现有相关曲式理论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出发,选取西安鼓乐"起目""耍曲"中的起承转合结构开展专题研究,以此对现有理论进行补充。本文首先对起承转合结构中的主题发展手法进行整理并总结出四大特点:不同结构功能决定相应发展手法;注重统一性与对比性相结合的主题材料继承理念;常规性处理为主、非常规性处理为辅的转折技巧;直接性与含蓄性兼具的总结方式。针对新发现的起承转合变体形态,本文归纳出四种代表性变体,其中,"起—承—再起—转—合""起—承—转—合—二合—三合"是一部曲式的扩充与补充;"起—承—转—再转—合""起—承—再起—再承—转—合—再转—再合"变体由于再转句的出现带来了全新音乐内容,多重的音乐内容促使单层次的一部曲式结构扩展为带有混合曲式特征的多层次结构。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起承转合”结构定义辨析
二、“起承转合”结构的旋律发展手法
    (一)承句的发展手法
        例1《双云锣起目》(西安市,梁振源、赵庚辰韵曲,李石根记谱)
        例2《头调花起》(《西仓乐社抄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例3《朝天子》(《西仓乐社抄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例4《鼓段起》(《显密寺乐器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例5《双云锣起目》(西安市,梁振源、赵庚辰韵曲,李石根记谱)
        例6《上调花起》(《西仓乐社抄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二)转句的发展手法
        1. 引入新材料。
            例7《商调起目》(《显密寺乐器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例8《头调花起》(《西仓乐社抄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2. 展衍式发展。
            例9《双云锣起目》(西安市,梁振源、赵庚辰韵曲,李石根记谱)
    (三)合句的发展手法
        例10《二调花起》(《西仓乐社抄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例11《商调起目》(《显密寺乐器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例12《双云锣起目》(西安市,梁振源、赵庚辰韵曲,李石根记谱)
        1. 不同的结构功能决定相应发展手法。
        2. 注重统一性与对比性相结合的主题材料继承理念。
        3. 常规性处理为主、非常规性处理为辅的转折技巧。
        4. 直接性与含蓄性兼具的总结方式。
三、“起承转合”结构的变体形态
    (一)一部曲式的扩充与补充
        例13《双八拍大乐起》(西安市,《西仓乐社抄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例14《二调花起》(《西仓乐社抄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二)混合曲式
        例15《鼓段起》(《显密寺乐器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结构图示
        例16《双八拍大乐起》(西安市,《西仓乐社抄本》传谱,李石根译谱)
        结构图示
结语



本文编号:3248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48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0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