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黄钟之宫的演变与三寸九分之学理基础

发布时间:2021-06-27 11:16
  本文针对《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中对于黄钟之宫、三寸九分的历代评述,梳理了黄钟之宫自先秦至唐宋以降名称及意义的演变,并借助数学史的成果来为三分损益法、三寸九分管予以定位,证明其与度量衡公式之间的关联。厘清黄钟之宫与黄钟律两者的差别,阐释三寸九分含少管与九寸黄钟律管之间不同的学理基础,并阐发宋明出现的阴阳双宫现象其内在的旋宫原理。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淮南律数新解[J]. 李玫.  中国音乐学. 2010(03)
[2]五行说和早期的律学[J]. 陈应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01)
[3]“伶伦作律”之探索[J]. 李来璋.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0(02)
[4]蔡元定乐律理论研究(之一)──兼论宋俗乐犯调说[J]. 郑荣达.  中国音乐学. 1995(01)
[5]《管子·地员篇》中的五行说[J]. 李纯一.  中国音乐学. 1994(04)
[6]“三寸九分”与律学实验[J]. 刘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2(02)



本文编号:3252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52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