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07:04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晚期浪漫主义乐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爱的忧伤》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晚期的一首钢琴改编曲,写于1921年,改编自克莱斯勒小提琴曲《爱的忧伤》。拉赫玛尼诺夫运用独特的改编手法、以钢琴独奏的形式赋予音乐作品新的形象。独特的创作技法使这首作品与原作之间有较大区别,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在钢琴演奏技巧上也有较高的难度。国内外对研究拉赫玛尼诺夫及其作品的文献资料较为丰富,但目前针对拉赫玛尼诺夫改编曲的研究文献非常匮乏,其中以《爱的忧伤》这首作品为研究主体的文本为空白。该论文通过三个章节:一是分析拉赫玛尼诺夫的生活及创作的时代背景;二是对作品进行音乐本体分析,第三是通过笔者的练习心得来研究《爱的忧伤》中的演奏技巧。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拉赫玛尼诺夫与《爱的忧伤》
第一节 拉赫玛尼诺夫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创作背景
一、钢琴改编曲概述
二、克莱勒斯与原作小提琴《爱的忧伤》
三、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的创作
第二章 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音乐分析
第一节 结构分析
一、钢琴改编曲的结构特点
二、钢琴改编曲与小提琴原作结构比较
第二节 和声分析
一、传统和声
二、近现代和声
第三节 节奏分析
一、切分节奏
二、三连音节奏
第四节 艺术特征
一、民族性
二、悲剧性
第三章 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演奏分析
第一节 演奏技术难点
一、大跨度和弦
二、装饰音
三、华彩乐段
四、音区的跨越
五、音程
六、多声部音色处理
七、踏板的运用
第二节 钢琴对小提琴原作的借鉴分析
一、奏法的统一
二、音色的模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民族性与悲剧性的研究[J]. 张瑜,王楠. 大众文艺. 2017(12)
[2]克莱斯勒小提琴作品的旋律特点及演奏技巧[J]. 刘薇.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02)
[3]跨界的火花:拉赫玛尼诺夫钢琴独奏改编曲[J]. 周园媛. 四川戏剧. 2015(08)
[4]回忆拉赫玛尼诺夫[J]. E.Φ格涅辛娜,孟令帅. 人民音乐. 2014(08)
[5]一种实践 两种尊严——试论钢琴改编曲在中、西方学界的价值差异及其原因[J]. 王娟娟. 人民音乐. 2009(07)
[6]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民族性与悲剧性的研究[J]. 毕丽君. 艺术探索. 2007(05)
[7]俄罗斯钢琴音乐的艺术特征[J]. 朱晓蓓.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7(01)
[8]俄罗斯大师:拉赫玛尼诺夫[J]. H.勋伯格,邹彦. 音乐爱好者. 2006(02)
[9]试论悲剧性与喜剧性[J]. 彭吉象.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10]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近现代和声技法(下)[J].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6(04)
硕士论文
[1]舒曼《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练习曲》研究[D]. 轩一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通过历史录音研究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奏艺术[D]. 温宇川.天津音乐学院 2014
[3]论华彩装饰在钢琴即兴演奏中的运用[D]. 邢莹.上海音乐学院 2014
[4]瑰丽的音响 孤傲的灵魂[D]. 王帅.辽宁师范大学 2014
[5]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音乐创作与演奏分析[D]. 李莉.河南师范大学 2013
[6]克莱斯勒对小提琴艺术的贡献及影响[D]. 张晓燕.西北师范大学 2012
[7]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的悲剧性[D]. 宋彦斌.湖南师范大学 2011
[8]爵士乐律动问题研究[D]. 叶青青.上海音乐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423659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拉赫玛尼诺夫与《爱的忧伤》
第一节 拉赫玛尼诺夫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创作背景
一、钢琴改编曲概述
二、克莱勒斯与原作小提琴《爱的忧伤》
三、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的创作
第二章 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音乐分析
第一节 结构分析
一、钢琴改编曲的结构特点
二、钢琴改编曲与小提琴原作结构比较
第二节 和声分析
一、传统和声
二、近现代和声
第三节 节奏分析
一、切分节奏
二、三连音节奏
第四节 艺术特征
一、民族性
二、悲剧性
第三章 钢琴改编曲《爱的忧伤》演奏分析
第一节 演奏技术难点
一、大跨度和弦
二、装饰音
三、华彩乐段
四、音区的跨越
五、音程
六、多声部音色处理
七、踏板的运用
第二节 钢琴对小提琴原作的借鉴分析
一、奏法的统一
二、音色的模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民族性与悲剧性的研究[J]. 张瑜,王楠. 大众文艺. 2017(12)
[2]克莱斯勒小提琴作品的旋律特点及演奏技巧[J]. 刘薇.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02)
[3]跨界的火花:拉赫玛尼诺夫钢琴独奏改编曲[J]. 周园媛. 四川戏剧. 2015(08)
[4]回忆拉赫玛尼诺夫[J]. E.Φ格涅辛娜,孟令帅. 人民音乐. 2014(08)
[5]一种实践 两种尊严——试论钢琴改编曲在中、西方学界的价值差异及其原因[J]. 王娟娟. 人民音乐. 2009(07)
[6]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民族性与悲剧性的研究[J]. 毕丽君. 艺术探索. 2007(05)
[7]俄罗斯钢琴音乐的艺术特征[J]. 朱晓蓓.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7(01)
[8]俄罗斯大师:拉赫玛尼诺夫[J]. H.勋伯格,邹彦. 音乐爱好者. 2006(02)
[9]试论悲剧性与喜剧性[J]. 彭吉象.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10]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近现代和声技法(下)[J].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6(04)
硕士论文
[1]舒曼《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练习曲》研究[D]. 轩一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通过历史录音研究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奏艺术[D]. 温宇川.天津音乐学院 2014
[3]论华彩装饰在钢琴即兴演奏中的运用[D]. 邢莹.上海音乐学院 2014
[4]瑰丽的音响 孤傲的灵魂[D]. 王帅.辽宁师范大学 2014
[5]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音乐创作与演奏分析[D]. 李莉.河南师范大学 2013
[6]克莱斯勒对小提琴艺术的贡献及影响[D]. 张晓燕.西北师范大学 2012
[7]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的悲剧性[D]. 宋彦斌.湖南师范大学 2011
[8]爵士乐律动问题研究[D]. 叶青青.上海音乐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423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4236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