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相思题材宋词“旧词新曲”作品《我住长江头》的演唱探究

发布时间:2025-07-21 19:09
  古人擅借词抒情,其中相思这一情感极易引起人们共鸣。《我住长江头》就是青主与李之仪词作产生深沉共鸣后,为词谱“新曲”的艺术歌曲。笔者希望通过本次探究可以找到“旧词谱新曲”后的“新”之所在,并探索“歌者内心如何协调两种相思情感”及“如何在演唱中引起观众共鸣”这两个新的方向,希望通过此次探究让自己对歌曲的诠释更加完整。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相思题材宋词、词曲者和创作背景,并解释“旧词新曲”的内涵和阐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第二章笔者会分析两个不同版本中对歌曲的诠释及效果,希望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借鉴,从而更好地把握这首歌曲。第三章将根据上述分析及自己的演唱实践,从音色、腔体运用、演唱速度等方面总的阐述对歌曲的把握并说明新方向中的观点。本次研究中笔者得出以下:1.《我住长江头》是青主结合朗诵的抑扬顿挫为词谱曲的,用音乐重新塑造了词中的“长江”意象,以表达自己庄严情思;2.演唱中注意从音色、速度、声腔等技术方面协调、诠释词与曲中的内涵;3.歌者内心可据歌曲结构渐跳脱出词中“拟女性化口吻”,然后将庄严情感和音乐的意象化为自己主观感受;4.为了让观众理解歌曲情感从而产生共鸣,演唱者需平衡演唱技术与情...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我住长江头》的曲式结构①

图1.1:《我住长江头》的曲式结构①

通过谱面分析笔者得出,这首歌曲为复二部曲式,由乐部A和一个复乐段组成(如图1.1所示)。其中乐部A(5-36小节)是由A、B两个大的乐段构成的单二部曲式。作曲家在乐部A中将词的上片和下片寓于以每四小节为一乐句的八句方整性结构之中,是词与音乐完美结合。复乐段C(37-68小节)是由....


图2.1:张毅老师配器的交响乐现场版视频截图①

图2.1:张毅老师配器的交响乐现场版视频截图①

2.1.2表演分析与借鉴此版本的伴奏较为丰富,钢琴及弦乐等多乐器相配合有助于歌曲的情绪变化,也增强了歌曲的环境渲染力,为迪里拜尔老师的大气表演增添了不少色彩。


图2.2:《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046张权》专辑照片(正面)①

图2.2:《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046张权》专辑照片(正面)①

2.2.1演唱分析与借鉴图2.3:《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046张权》专辑照片(背面)①


图2.3:《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046张权》专辑照片(背面)①

图2.3:《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046张权》专辑照片(背面)①

图2.2:《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046张权》专辑照片(正面)①这个版本整体速度较慢,每一乐句都有着较明显的拉伸感。歌者在演唱中细化了咬字的处理,且多次巧妙调节共鸣腔体以细腻化乐句演唱音色,从而满足歌曲的需要。她的情感拿捏和演唱中的声音塑造,强化了歌曲中的拟女性化口吻....



本文编号:4058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4058250.html

上一篇:从库克的“奏鸣曲式分析”所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e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