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萨义德“晚期风格”下的古尔德

发布时间:2017-08-22 02:08

  本文关键词: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萨义德“晚期风格”下的古尔德


  更多相关文章: 后现代主义 萨义德 晚期风格 古尔德


【摘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弥散于整个音乐界,并随之出现有一系列后现代主义音乐现象。后现代主义具有反中心、反审美、解构乐音、消解意义等美学特征,彻底颠覆了传统音乐内涵。后现代主义音乐并非是一个历史时期、一个流派、一个主义(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而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作用于音乐领域而出现的音乐现象,并蕴含着深刻的后现代音乐美学内涵。这种作用力是无形的,渗透于多种领域的多种方面,音乐领域中除在创作作品中,更有在演奏这种二度创作中的显现。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研究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文学乐评家萨义德对钢琴家古尔德的评论。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1935-2003)一生学术造诣极高,其“知识分子论”和“晚期风格”理论在文学、音乐领域均占有一席之地。他笔下的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1932-1982)正是其“知识分子”和“晚期风格”理论中的典型代表。萨义德自诩为一种多重身份的边缘人物,格格不入的“流亡”状态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萨义德“晚期风格”观照下的古尔德有着与萨义德同样的生活状态——边缘化,古尔德一生追求和思索孤独,远离整个时代的中心,舍弃主流音乐文化思想,在自我世界里寻求回应。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中,重新解读了古尔德“怪诞”超脱的钢琴演奏手法和超越时代主流思想的解构理念。古尔德作为活跃于二十世纪中后期钢琴家、作曲家,无论是现场的钢琴演奏,还是录音棚制作、对位式广播,都体现出与主流音乐观念的背离,笔者发现这与六七十年代蔓延至音乐领域里的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本文以萨义德眼中的古尔德作为研究对象,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宏观把握,探究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中对古尔德这位艺术家的反本质解读,及“怪诞”演奏家古尔德背后的音乐理念和哲理内涵。全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萨义德和古尔德的双重身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第一节介绍萨义德的生平、理论研究成果;第二节介绍古尔德的艺术经历,对古尔德“怪诞”的演奏形象简要呈现,并简要概述古尔德的音乐观念和思想内涵。第二章:重点论述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下的古尔德。主要从音乐演奏内部和录音、广播外部两个层面来阐述萨义德对古尔德的解读。在钢琴演奏层面,萨义德较多地从古尔德具有“原创性”的音乐理论和对原作解构式、超越时空局限的重构等多方面进行阐述。该章节是对萨义德关于古尔德的阐述和古尔德音乐现象的客观呈现。第三章: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切入,对萨义德“晚期风格”论中的古尔德和古尔德音乐观念两方面进行后现代主义特征剖析。从理论层面主观解析萨义德的评论中的反本质和边缘化特征,以及古尔德在钢琴演奏手法、录音、广播等不同创作领域所根植的音乐美学思想。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萨义德 晚期风格 古尔德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研究现状11-13
  • (一)国内研究现状11-12
  • (二)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研究意义13
  • 三、研究方法和目的13
  • 四、后现代主义音乐研究境况13-16
  • 第一章 “作为知识分子的艺术名家”——萨义德与古尔德16-24
  • 第一节 理论全才——萨义德16-20
  • 一、多重身份的理论家16-19
  • (一)知识分子论16-17
  • (二)“晚期风格”理论17-19
  • 二、格格不入的乐评家19-20
  • 第二节 钢琴怪杰——古尔德20-24
  • 一、怪诞的钢琴演奏家21-22
  • (一)怪诞的形象21-22
  • (二)“怪诞”的音乐观22
  • 二、艺术领域的“知识分子”22-24
  • 第二章 萨义德“晚期风格”观照下的古尔德24-38
  • 第一节 论古尔德钢琴演奏的阐释与理解模式的重构24-32
  • 一、钢琴演奏与音乐理解的原创性24-29
  • (一)演奏手法的反叛24-26
  • (二)曲目选择上对主流的偏离26-27
  • (三)音乐感知范式的更新27-29
  • 二、音乐理解模式的超越与重构29-32
  • (一)超越时空,,反对目的性史观29-30
  • (二)重新建构作品诠释范式30-32
  • 第二节 录音技术打破音乐厅模式32-34
  • 第三节 “对位式广播”音乐34-38
  • 第三章 萨义德论古尔德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38-48
  • 第一节 萨义德“晚期风格”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体现38-40
  • 一、“晚期风格”理论的后现代性——反本质主义38-39
  • 二、对古尔德音乐哲理思想的后现代性阐释——边缘化39-40
  • 第二节 古尔德音乐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体现40-48
  • 一、演奏诠释和创作的解构与重构40-42
  • (一)反中心、解构传统40-41
  • (二)加入噪音、重构作品41-42
  • 二、录音技术融合后现代手法42-45
  • (一)观众参与42-44
  • (二)多元拼贴44-45
  • 三、“对位式广播”的反美学观45-48
  • (一)乐音的消解45-46
  • (二)反美学观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4
  • 后记54-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慧元;冬夜听古尔德[J];音乐爱好者;2003年09期

2 詹姆士·奥斯特莱克;盛方;;走进格伦·古尔德的神秘精神世界[J];钢琴艺术;2007年03期

3 王杭;;超越与建构——古尔德钢琴演奏观初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S1期

4 褚雅娟;;神圣的浪漫——格伦·古尔德的音乐艺术[J];广东艺术;2008年04期

5 melzhou;;古尔德三十二象[J];实用影音技术;2008年01期

6 唐寅玲;;格伦·古尔德钢琴演奏观初探——求新求异再现作品[J];黄河之声;2009年05期

7 唐寅玲;;格伦·古尔德钢琴演奏的“完美”音响理念——录音[J];歌海;2009年04期

8 虞立琪;;古尔德 欺骗总统[J];英才;2009年10期

9 马慧元;;弹琴的古尔德[J];书城;2009年11期

10 龚航宇;;关于格伦·古尔德钢琴演奏中“怪癖”现象的思考[J];人民音乐;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蓉霞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尔德与威尔逊之争[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刘悦笛;在“实用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N];中华新闻报;2006年

3 欧南;私密的愉悦[N];文艺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pw;巴赫音乐的多样性[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侯玉丽;史蒂芬·杰·古尔德进化论思想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周美玲;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4 秦会朵;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萨义德“晚期风格”下的古尔德[D];河南大学;2016年

5 刘鑫;古尔德与巴赫解读[D];山西大学;2011年

6 王洋;道金斯与古尔德的进化观之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6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716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