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犯进行音乐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09 21:00
本文关键词:对未成年犯进行音乐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摘要】:未成年人意识薄弱、自我认知失衡,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其犯罪表现为情绪化、冲动化的特征。音乐矫正是对未成年犯教育的必要手段。音乐对于未成年犯的教化主要表现在情绪的转变和感情的诱导、散发、激动、镇静、虔诚、祥和、安慰与勉励等方面。音乐矫正干预能使未成年犯在深刻改造自我思想意识的标签下,大大减小甚至消除其由于各种社会、个人原因造成的犯罪行为及越轨行为,增强改造自己的社会功能,因而是促进未成年犯改造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未成年犯 音乐 社会干预 心理干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760010)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社会学认为,未成年人犯罪除去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心理、生理等因素。因此,通过对未成年犯进行音乐矫正,干预其心理,是促进未成年犯改造的重要途径。有关学者对音乐作为美育感化工具干预未成年犯心理的研究不少。陈少雄将音乐心理治疗方法运用到罪犯的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音乐研究;1981年04期
2 孔庆夫;牟佳;;运用音乐的手段对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肖素s,
本文编号:1002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0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