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三乐章的指挥处理与版本比较

发布时间:2017-10-25 15:23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三乐章的指挥处理与版本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第二三乐章 指挥 总谱版本 配器 个性化处理 诠释


【摘要】:《第九交响曲》作为贝多芬的晚期创作,显示出了创作的独创性。文章是继作者《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一文后,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三乐章的速度、配器、反复记号、个性化处理等做的较详尽的指挥分析。文章旨在通过对不同指挥家录音和总谱版本的诠释分析,揭示与继承这部伟大的作品从创作构思到表演实践的一些规律与传统。
【作者单位】: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关键词】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第二三乐章 指挥 总谱版本 配器 个性化处理 诠释
【分类号】:J615
【正文快照】: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作品125号,d小调)作为其晚期的创作,显示出创作的独创性。在其第四乐章,回顾并集中体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大合唱,开交响曲加入人声的先河,也反映了作者对艺术的崇敬所采用的各种精湛的作曲技艺。正如瓦格纳一直坚持的观点:由合唱队,歌唱家演唱的歌词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明莉;走近贝多芬交响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孙皓;贝多芬九大交响曲名碟漫谈[J];音响技术;1999年03期

3 安宁;从斗争到胜利——歌剧《费黛利奥》述评[J];音乐研究;2002年04期

4 石硕;普罗DVD9版贝多芬交响曲全集[J];视听技术;2004年11期

5 金慧;永恒的黎明——“华尔斯坦奏鸣曲”学习、演奏之管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鲍尔·罗尤奈 ,江晨;浅贝多芬析《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1)(上)[J];钢琴艺术;2005年11期

7 白涛;;贝多芬钢琴小品的演奏——以作品Op.126为例[J];音乐探索;2006年02期

8 朱玉璋;;贝多芬与《第五交响曲》[J];音乐天地;2006年12期

9 李昕;;情真自动人[J];广播歌选;2006年03期

10 修宏宇;;因Pioneer而发烧[J];新青年(珍情);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国;;音乐与情[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莹;;浅谈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性[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育辛;拜谒贝多芬故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瓦格纳中国协会秘书长 音乐评论家 刘雪枫;最后的贝多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刘雪枫;心灵风暴与神圣的安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伊君;诗意与失意[N];音乐周报;2003年

5 卞祖善;简洁质朴 生动活泼[N];音乐周报;2004年

6 马跃;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N];音乐周报;2002年

7 戴定澄;洋溢着人性温暖与渴望的诠释[N];音乐周报;2003年

8 (日)泷本裕造 赵光 译;质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研究(上篇)[N];音乐周报;2007年

9 马萱译自《联合报》;遗失115年的贝多芬乐谱手稿被发现[N];音乐周报;2005年

10 张欢;北大小琴童纪念贝多芬235周年[N];音乐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王政;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振华;论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及演唱[D];河南大学;2009年

4 张炫;从贝多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看其风格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方;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的研究与演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雪莎;奏鸣曲式在贝多芬钢琴套曲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雯;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的高潮处理手法[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王焰;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婷;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分析及演唱提示[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94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94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d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