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音程的音高、音级多维空间——对后调性理论“音程”概念的分析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25 17:27

  本文关键词:音程的音高、音级多维空间——对后调性理论“音程”概念的分析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后调性理论 音程 音高 音级空间


【摘要】:在后调性理论中,音程分为音高音程和音级音程。音高音程是指在音高空间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音级音程是指在音级空间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如果把某个"音程"作为音乐发展的核心音高材料,它将从音级空间的一个单一音程通过八度等同原理向音高空间进行多维延伸及拓展,构筑多层次的音高结构。本文拟对"音程"原理进行分析解读。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
【关键词】后调性理论 音程 音高 音级空间
【基金】:沈阳音乐学院201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YB047
【分类号】:J613.1
【正文快照】: 音程,通常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不同的理论体系对音程量度的标准、方法以及定义都是不同的。调性理论认为,音程的性质、大小,是根据调性的功能来定义和命名的。一个三度音程一定是在音阶中跨度为三个音级,如I—Ⅲ级或IV—VI级等等。同一个音程会出现几种叫法,它可能是协和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天芳,佘守宪;简单与和谐——谈谈乐音、音程与和弦[J];现代物理知识;2001年06期

2 孔静柳;浅议高师音乐练耳教学中音程与和弦的听辨训练方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吴海燕;谈视唱教学中音准的训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窦敬豪;;试唱练耳中的具象化——“音程篇”[J];艺术教育;2008年11期

5 陈大明;音序组合逻辑中的游移性技法[J];中国音乐;1995年04期

6 应有勤;重新认识甘美兰的斯连德若音阶(下)[J];中国音乐学;1997年03期

7 赵曼初;《白石道人歌曲》旁谱平声协律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8 梁红;音程、音级、和弦一体化构唱训练法──用科学的方法发展音乐听觉[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段忠;;谈音程的调性感与距离感[J];成功(教育);2008年10期

10 陈国威;;威伯恩《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中的音程思维及十二音特征浅析[J];艺术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友良;;突破和声音程的听辨“关隘”[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张杰;;略论听觉原理与练耳训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邵蓉;;视唱练耳课教学探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邹宜宁;孙瑜;;关于音乐听觉训练中的和弦听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康玲;;快乐地感受音乐——幼师音乐基本乐科教学的新理念[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王政;;“内心听觉”训练法之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韩燕玲;;视唱基础训练研究[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孔云霞;;传统大小调体系中的和弦思维及其规训途径研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楠;;民族调式音级的确定对部分复调技术教学的影响[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余辉;;浅谈正确的吐字对歌唱发声的重要性[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木一;经典重读——《论乐音的感觉》[N];音乐周报;2008年

2 陶亚兵;中国近代室内乐(八)[N];音乐周报;2001年

3 石悦;线谱与简谱的选择[N];音乐周报;2005年

4 周国安;重视听觉、音准、吐字[N];音乐周报;2007年

5 于淼淼;多媒体扩展高师视唱练耳教学[N];音乐周报;2008年

6 杨晓亮 石伟红;气息与音高的关系[N];音乐周报;2002年

7 杜亚雄;优美抒情 摇声丰富[N];音乐周报;2004年

8 杜亚雄;唱调和哭调[N];音乐周报;2007年

9 崔宪;“同声相应”与音乐世界[N];光明日报;2005年

10 钟传志;唱得高就是技巧高吗?[N];音乐周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2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梁红旗;索菲亚·古拜杜丽娜音乐作品技法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5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雷兴明;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7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庞莉;克热内克弦乐四重奏中的十二音技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9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s,

本文编号:1094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94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b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