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蒙古族短调民歌发展历程及其风格特点
本文关键词:乌拉特蒙古族短调民歌发展历程及其风格特点
【摘要】:蒙古族民歌是从短调民歌发展而来的,短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基础,她的形成与发展是与蒙古族生活形态的变迁息息相关的。本文对乌拉特蒙古族短调民歌做了系统的论述,通过对乌拉特短调民歌的形成、发展、衍变进行初步探索,进而概况地总结出乌拉特短调民歌的音乐风格,折射出乌拉特人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
【作者单位】: 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短调民歌 历史分期 体裁分类 风格色彩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一、乌拉特概况乌拉特,系蒙古族部落名,蒙古语意为“手工艺者”。历史上也称作“吴喇戒”、“乌喇特”等。乌拉特草原位于蒙古高原西南边,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与河套平原毗邻,,西抵阿拉善,东临乌兰察布草原和土默特川,大致包括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三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永华,李德栓;孙中山历史分期思想初探[J];学术探索;1997年02期
2 徐裕龄;论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3 来新夏;关于转型期历史研究的思考——兼与唐德刚、耿云志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05年07期
4 姚玉成;;渤海历史分期探赜[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1期
5 陈静梅;;永恒旋律的魅力——浪漫主义音乐刍议[J];艺术教育;2007年09期
6 李方元;;音乐史分期与历史建构[J];音乐研究;2009年04期
7 金毅强;;英语标点符号的系统性演变——15世纪到18世纪末[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金毅强;;英语标点符号的系统性演变——7世纪至15世纪[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张泽忠;韦芳;;侗歌艺术历史分期“背离”模式说[J];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孙康宜,生安锋;新的文学史可能吗[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庥;;晋魏赵韩的历史分期与疆域变迁[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2 徐伯安;;中国古代园林序说[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3 张艳荣;;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历史分期[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姚远;;中国科技期刊源流与历史分期[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5 何天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董杰;郭世荣;;草原科技文明的历史分期与基本特征[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傅惠钧;;论教师口语风格的形成[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8 王慧峰;李赛美;;试论六经气化学说发展的历史分期[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罗云锋;;历史理论视野下的文学史分期观念考察[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10 石岛纪之;;欣慰与敬意——《重庆通史》书评[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伟志;我看共和国60年的历史分期[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内蒙古社科院 何天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N];光明日报;2007年
3 邓伟志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教授;辩证看“前30年”与“后30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郎毅怀;我国工业化历史分期及当前政策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陈洁行;建筑风格色彩 体现城市个性[N];杭州日报;2005年
6 历史所 宋家钰;《中国史稿》的编撰始末[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柯沁夫;恢宏激越 波澜壮阔[N];音乐周报;2006年
8 张耕华;一部不可遗忘的中国通史[N];南方周末;2005年
9 何兹全;对社会史几个争议问题的看法[N];北京日报;2006年
10 华谊;台湾摄影家柯锡杰推出回顾展《看》[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军;面向金融信息检索的体裁分类与情感分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钟智翔;论缅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与历史发展[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乔志强;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逸帅;美国预算民主的制度变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7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2005年
8 郝明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高峰;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黄红霞;威廉·麦克尼尔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长秋;基于体裁的金融网页自动分类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戈海军;技术科学历史分期的多维度实证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方鸷飞;中文文本体裁的自动分类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俊梅;试论建国以来我国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康瑛莹;论蒙古族歌唱家金花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荧;教师教育研究主题变迁研究(1979-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臻臻;基于体裁的中文网页分类[D];华侨大学;2007年
8 郑文兵;技术科学发展的统计计量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9 郑利权;民国绘画期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陈冠X;杰里·本特利对全球史探索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95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9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