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基督教传教士与西国乐法东渐——从傅兰雅的教学实践看“主音嗖乏”教学法在晚清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7-11-01 03:03

  本文关键词:基督教传教士与西国乐法东渐——从傅兰雅的教学实践看“主音嗖乏”教学法在晚清的传播


  更多相关文章: 传教士 傅兰雅 音乐教育 “主音嗖乏”


【摘要】:"主音嗖乏"教学法是19世纪经由基督教传教士传入华土的诸音乐教学法中流传甚广的一种。国内学界对此教学法在清末民初的传播情况虽有提及,但大多语焉不详、缺乏史实。本文以1861年即到香港教书,后又转往北京、上海的英籍传教士傅兰雅为例,分三节对"主音嗖乏"体系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与应用做一描述。第一节综述傅兰雅本人,通过简介其人在华三十余年所做之事,来凸显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之功过。第二节以傅氏于19世界60年代在香港和北京两地运用"主音嗖乏"体系教授中国学童之史实为实例,管窥来华传教士音乐教育之内容及形式。第三节简述"主音嗖乏"法在晚清的流传情况。
【作者单位】: 尤尼坦理工学院;
【关键词】传教士 傅兰雅 音乐教育 “主音嗖乏”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与推广》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0JZD0011)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引言在采用阿拉伯数字记谱的简谱于20世纪初经由日本传入中国之前,直接由西人传入我国的西方记谱法已有多种,这包括《律吕纂要》和《律吕正义续编》等书中介绍的五线谱②、、新教传教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入的“形状式符号五线谱”(Shape notes,也叫“艾金记谱法”或“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震亚;西洋乐理输入探源[J];音乐研究;1990年04期

2 王冰;《律吕纂要》之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04期

3 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赞美诗的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研究[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绵绵;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发展脉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红;;试析李提摩太的基督教思想——以其在《万国公报》上的言论为例[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2 张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3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米列娜;张丽华;;一部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未完成的中西文化之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何大进;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6 徐振亚;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叶瑞昕;辛亥革命时期中西文化观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李刚;试论洋务运动中的翻译出版活动[J];编辑学刊;2000年02期

9 冯志杰;;《格致汇编》属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编辑;2006年02期

10 左玉河;从“经世之学”到“分科立学”——近代早期的学术分科观念及分科方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黎平;;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3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张朋园;;议会思想之进入中国[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丽;朱浒;;“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罗检秋;;西潮冲击下晚清汉学的调适与演进[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8 潘光哲;;张自牧论著考释札记——附论深化晚清思想史研究的一点思考[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5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再华;晚清时期的文学与经学[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素青;美国传教士与中国女子教育[D];暨南大学;2000年

2 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D];河北大学;2001年

3 杜衡;清末图书出版新格局的形成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1年

4 陈兴德;近代教育家吴汝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贤利;民国前期的文官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欣瑞;基督教与近代陕西社会[D];西北大学;2001年

10 罗立;沈家本与晚清修律[D];湖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朗;花之安《德国学校论略》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郭卫东;;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中国盲文体系的演进[J];近代史研究;2006年02期

3 严匡禧;近代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以花之安和《自西徂东》一书为中心[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3期

4 王立新;“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5 王震亚;西洋乐理输入探源[J];音乐研究;1990年04期

6 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赞美诗的文字记谱法研究[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7 刘再生;;我国近代早期的“学堂”与“乐歌”——登州《文会馆志》和“文会馆唱歌选抄”之史料初探[J];音乐研究;2006年03期

8 孙立新;评德国新教传教士花之安的中国研究[J];史学月刊;2003年02期

9 顾建新;我国明清时期教育翻译的发展脉络及特点[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林青华;清末比利时人阿里嗣的《中国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毅;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琼;论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引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初;;读戴念祖《天潢真人朱载X 》[J];中国音乐学;2011年03期

2 何卫;;陈聆群音乐史料观简析——陈聆群部分著述的读后记[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3 张菲菲;;钢琴文化在中国的渊源和发展[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杜亚雄;墨西哥古代的音乐和乐器[N];音乐周报;2005年

2 郝彬;格莱美老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杜亚雄;丰富多彩的斯里兰卡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7年

4 毛宪民;明清宫廷的西洋乐器[N];中国档案报;2002年

5 孙静 译;用摇滚作交响乐广告招揽年轻粉丝[N];音乐周报;2007年

6 记者 曹俊杰;大卫·迪欧:唱响“以色列之魂”[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磊;小水井苗族唱诗班美声唱法及溯源初探[D];云南艺术学院;2009年

2 张娟;明清时期西方键盘乐器在中国传播管窥[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云;中英音乐交流的三个阶段(1793-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华慧娟;基督教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演变与文化意义[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5 安娜;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音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4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24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8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