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凌的音乐美学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李凌的音乐美学思想
【摘要】:本文以著名音乐理论家、音乐社会活动家李凌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阅读和分析,取音乐美学的研究视阈,提炼出李凌"新音乐运动""、音乐音响结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评论""、音乐教育"等音乐美学思想的方方面面,力争对李凌的音乐美学思想,作出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
【关键词】: 李凌 音乐美学思想
【分类号】:J601
【正文快照】: “我欣赏蝉鸣,恐怕也不是在于它鸣唱怎样优美,鸣中有什么高见。而主要是在于它,虽然鸣唱不怎样精彩,但自己既然出生在这天地间,又天生有一副响亮的发声器官,就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1]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社会活动家李凌,在《秋蝉余音》中如是说。“蝉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乃安;眼光广远,实事求是──谈李凌音乐评论的主要特色[J];中国音乐学;1994年02期
2 苏萍;谈李凌的音乐批评风格[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震亚;李凌音乐论著中的两个观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易文颖;;浅析舒曼音乐美学思想特征[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5 ;李凌同志音乐思想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J];人民音乐;1994年03期
6 彭根发;李凌音乐表演美学思想初探[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7 孙焕英;;不可或缺“李凌式乐评”[J];人民音乐;2007年04期
8 郝乃凤;;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评述[J];黄河之声;2008年02期
9 曾锦藩;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分析手风琴民族化音乐创作特点[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储声虹;立言立人 良师挚友──李凌同志声乐文论试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5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创作与审美心理结构系统中的潜感觉[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勇;;对位法还是复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 刘文金;音乐创作要坚持民族性 时代性 个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孙焕英;呼唤“李凌式乐评”[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王越;朴实鲜活 意境悠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印青;崇高壮美的旋律[N];文艺报;2005年
5 记者 谢培;母语不一样,,作曲风格也不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李霞;美丽其格:当代蒙古族音乐创作奠基人[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7 精耕;《回民湾》音乐创作的特点[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华凌;科技对音乐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N];科技日报;2005年
9 范哲明;名不副实的“传统”与难以为是的“创新”[N];音乐周报;2008年
10 《北京青年报》资深文化记者、音乐评论家 伦兵;浓缩辉煌历史赞美当代中国[N];韶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轩小杨;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3 周炜娟;论勃拉姆斯音乐的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5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6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扬宁;许常惠现代风格室内乐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9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贤智;西方音乐美学情感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静亚;《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矛盾统一性[D];河南大学;2010年
3 李明辉;胡戈·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贤;《衡曲麈谭》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颜彬;欧阳修音乐美学思想的重新梳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雪;浅论李贽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流行”因素[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林林;嵇康与阮籍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8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吴艳红;“山歌社”群体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育蓉;恩斯特·布洛赫音乐美学思想初探[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25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2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