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从旋律中读出“乐眼”

发布时间:2017-11-05 03:27

  本文关键词:从旋律中读出“乐眼”


  更多相关文章: 乐眼 主题 文化圈 文化丛 词语链


【摘要】:在中华文化圈中,有关音乐艺术的主要概念词基本构成了以"乐"为前缀且相互关联的词语链,但唯独被所有音乐人视为旋律核心的所谓的"主题"却与乐无缘。为此,笔者换种视角审视旋律核心,从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丛的视角提出了从旋律中读出"乐眼(主题)"的见解,并从乐眼之源、乐眼之义两个方面作了浅论。
【作者单位】: 南京特教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文化人类学理论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显而易见的文化及其属性,即“人们在生活中实践和传承的思维、行为和组织的定式和产品”,①而交流的方式就是每一个民族俗成的习惯语言文字,那么,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产品的音乐(声乐、器乐)艺术也不能例外,正如洛秦在其《音乐中的文化与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和平;邹凤玲;顾昭华;;阳光的主题[J];歌曲;2011年07期

2 ;本期主题:萝莉萝莉我爱你![J];男生女生(金版);2008年09期

3 王芳;;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主题辨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4 刘凯健;盛潇;杨欣;徐佳宁;黄凤凤;;打工小说的写作艺术研究——以主题、叙事模式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5 孙梦天;;《印度之旅》中的兄弟情(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6 松井耕平;鱼生;;一个主题[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4年05期

7 迟明峗;;基于恐怖故事主题视角下中美电影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王立平;;从《平静的生活》看杜拉斯初期创作的主题追求[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9 邢建丽;;第三只眼看《红楼梦》[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10 王娟;;试从伦理学角度分析《欲望号街车》的深刻主题[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刚;;狂欢:一种颠覆的基调——论《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狂欢化主题[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赵光慧;;美国黑人文学主题初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金天麟;;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存土壤——文化圈——调查汾湖文化圈的启示[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4 段兆麟;;以竹林为主题休闲农场经营管理[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玉苓;;为“三秦文化丛书”鼓与呼[A];三秦文化丛书编辑出版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岑隆业;;共建句町文化圈[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周大鹏;;大家来关注地域文化——为《三秦文化丛书》致何金铭先生的信[A];三秦文化丛书编辑出版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主题:“The Global World and China's Media Environment”[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张松林;宋柏松;张莉;;嵩山文化圈在中国古代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倩琦;葛永军;吴昊;;科技信息多维概念模型的建立[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雅 见习记者 林姗;长乐:感受“半小时文化圈”[N];福建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嘉;15分钟文化圈 城乡居民共享[N];成都日报;2008年

3 记者 高志顺 刘成群;定州打造“十分钟文化圈”[N];河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蒲荔子 实习生 吴敏;2008文化圈正反聚焦[N];南方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谢思佳 吴哲 李培;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 城市“十分钟文化圈”[N];南方日报;2009年

6 符成生 李莉 梁剑锋;高安城乡百姓共享“十五分钟文化圈”[N];宜春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程天赐;城乡同享“十五分钟文化圈”[N];农民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苹;建设城市“十分钟文化圈”[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记者 毕征;“10分钟文化圈”如期建成覆盖全城[N];广州日报;2010年

10 李强;青岛打造“15分钟文化圈”[N];中国旅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跃敏;基于主题和主体框架的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曹林红;“国民性”主题的流变与中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3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尤海燕;明代折子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刘亮;晚唐乐府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观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D];武汉大学;2004年

8 吴晓风;《红楼梦》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滟波;中国创世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姝慧;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双花;论五四前后小说译作对创作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静;张祜纪游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迟海;论宋词中的“悲秋”与“士不遇”主题(北宋篇)[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良彬;从浅唱低吟到泛着阵痛的独语[D];西南大学;2007年

5 彭颖;艺术的纸[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侯冠华;产品形象在家电产品外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夏君;弗洛伊德主义对《我弥留之际》之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叶旭军;深刻广博的主题 新颖独到的手法[D];浙江大学;2002年

9 甘园园;《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体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马卫华;永恒回响的旋律[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42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42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5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