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体育艺术类专业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探究

发布时间:2018-01-19 14:26

  本文关键词: 高等体育院校 体育艺术类专业 音乐教育 课程建设 出处:《大舞台》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体育院校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开设音乐课程是否必要为研究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就体育艺术类项目与音乐的内在联系、体育艺术类专业自身发展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方面作了深入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for sports art majors to set up music cour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ppli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logic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rts and music.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rt major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in depth.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体育部;
【基金】: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教学骨干培养计划”(HG0092)资助成果(教改成果部分)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一、研究目的体育艺术是指在音乐伴奏下把体育、艺术、音乐、文化与技能等有机融合。体育艺术类专业是集体育、艺术、音乐、文化、技能、表演于一体,通过舞者的身体动作、神情表现反映音乐的内涵,诠释某种思想感情、历史文化、时代精神,给观众视听觉带来完美享受的一门新兴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国仓,孙立平,王家顺,高婉娜,杨琳;增强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体操教学质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延枝;;当代大学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改进思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陈秀玲,王涛;要素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兰英;美国"概念-过程"课程设计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5 辛治洋;;批判教育学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6 阎光才;教育评价的正当性与批判性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陈艳莉;;教育中的勇气[J];才智;2009年10期

8 李冬媛;马会泉;姚淑波;王立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浅谈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与策略[J];才智;2009年11期

9 叶红英,刘华萍;论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董海霞;;简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卞祖武;赖肖冰;邱伟华;;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小学科学教师——江西省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5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宜宝;中学地理的教学反思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长俊;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万凡;创新教育观下的中学物理课题研究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红艳;初中生物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运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梁燕颜;试论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敏婕;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徐银燕;整合课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钧梅;;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思考[J];北方音乐;2010年06期

2 张礁;;《唐哥伍德宣言》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课程发展的几点启示[J];电影评介;2007年14期

3 杨悦;;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与思考[J];华章;2010年15期

4 商立君;;新课改视域下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5 魏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构建新课程体系探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徐希茅;徐飞;;复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求[J];人民音乐;2008年03期

7 张学强;理学音乐教育思想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8 林小菲;;试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音乐生活;2006年04期

9 叶晓玲;;音乐教育应当注重“范本教育”[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曹瑞清;;浅谈音乐教育之我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铭道;;中国音乐学院的“世界民间音乐”教学[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苗鸿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宋庆垒;;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承担音乐教育重任——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5 黄丽;;试论我国推进创造性主题音乐教育的几个维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南京师范大学[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10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加强特色音乐教育[N];中国艺术报;2010年

2 文竹;孔祥东:功利主义影响音乐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方捷新;让音乐教育插上技术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安塞县沿河湾中心小学 刘渊;如何体现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N];延安日报;2011年

5 高峰;北京启动“人人音乐教育”普及工作[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陶世群;音乐教育要突出“三性”[N];中国艺术报;2006年

7 陈渌;哈师大音乐教育硕果颇丰[N];黑龙江日报;2006年

8 王小宁;世界社区音乐教育浏览[N];音乐周报;2008年

9 王小宁 综合编译;世界社区音乐教育浏览[N];音乐周报;2008年

10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 邹坚;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特色之路[N];中国艺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6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敏;钢琴学习者生涯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成;社区音乐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a;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4 陈映蓉;乐者“乐”也[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谢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香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与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曹惟;简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婷;新时期军校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月红;普通高校器乐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李林林;从奥尔夫与铃木教学法的比较中看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44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44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