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序
本文关键词: 武满彻 博士学位论文 技法研究 前沿性 创新性 和声技法 客观需要 作曲技术理论 中央音乐学院 理论与实践 出处:《人民音乐》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王萃的博士学位论文《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即将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作为导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并向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论文,要求在学术上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为此,作者应从选题、材料、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和认真准备。选择恰当的课题,是完成博士论文的关键环节。选题应从客观需要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从客观方面
[Abstract]:As a mentor, I am very gratified to be able to express my warm congratulations to the author of Zheng Wang's doctoral thesis "study of Wu Man Chou's Harmony techniques", which will soon be published by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Publishing House!!! The writing of doctoral thesi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general thesis, and requires that it be advanced and innovative academically.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should choose the subject and material. The theory and method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and carefully prepared, and the appropriate subject should be chosen. It is the key link to complete the doctoral thesis. We should think deeply from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1
【正文快照】: 王萃的博士学位论文《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即将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作为导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并向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论文,要求在学术上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为此,作者应从选题、材料、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和认真准备。选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志斌;武满彻的生平与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年03期
2 许志斌;武满彻的风格与观念[J];中国音乐学;2003年01期
3 彭志敏;;对现代音乐独奏典范的专门研究——再读徐昌俊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及有关情况的说明[J];人民音乐;2008年04期
4 郑伟;;似梦非梦武满彻[J];音乐爱好者;2007年02期
5 蒋力;好一个大江光[J];音乐爱好者;2002年07期
6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中的传统因素[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栾家;;对两首民族风格钢琴曲的和声技法的比较分析[J];艺术教育;2007年04期
8 阮弘;异曲同工 不谋而合——我国民间音乐多声手法与西方近现代和声技法之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崔佳;;由李斯特美学思想探析《爱之梦》第三首和声技法的基本逻辑特征[J];齐鲁艺苑;2008年02期
10 幸榕;;武满彻音乐创作风格特征简介[J];音乐创作;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成果一览表[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西南师范大学[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3 张莲;;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渌洋;谭盾的水,凯奇的鱼[N];音乐周报;2010年
2 关羽;谭盾畅谈琉森音乐节[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周皓;走入后现代阵营的赛尔金[N];音乐周报;2011年
4 杨燕迪 冯磊;立足中国的西方音乐研讨盛会[N];音乐周报;2005年
5 刘海燕;曾遂今所著《音乐社会学》可读性强[N];音乐周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毛莉;古典音乐在日本持续火热的秘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陈其钢;对当代西方音乐现状的思考[N];音乐周报;2004年
8 张强;为培养音乐学精英搭建平台[N];音乐周报;2007年
9 万凯;无线音乐的投资机会和风险[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雷达;一部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文本[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檀革胜;武满彻晚期乐队作品的音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志斌;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俊晖;朱熹音乐著述及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桑俊;红安革命歌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佳;从“视错觉”到音响幻觉——析武满彻SPIRIT GARDEN的创作技法[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马莉;试论长笛作品《voice》的现代演奏技法[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万爱民;鲍元恺管弦乐曲《炎黄风情》和声技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江姝璇;胡戈·沃尔夫艺术歌曲钢琴织体的和声技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丞;拉威尔23首艺术歌曲和声手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6 刘宏宇;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和声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玫玫;《升华之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王彩霞;沃尔夫冈·里姆早期钢琴作品的和声技法分析初探[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9 江茂琳;邹向平三部不同体裁作品的创作技法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孔Z,
本文编号:1491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9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