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歌圩情结——广西大新县壮族歌圩调查

发布时间:2018-03-29 09:53

  本文选题:壮族地区 切入点:歌圩 出处:《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摘要】:"歌圩"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对唱山歌形式。大新县壮族"歌圩"在明清时代土司统治时期最为兴盛,以后历代被视为"风流圩"严加禁唱,但壮族人民歌圩情结深厚,屡禁屡唱。历史上,大新县有歌圩点70余个,目前只恢复7个,在一些没有恢复的传统歌圩点,每年歌圩日,人们仍在旧址上聚集对歌,重现其歌圩盛况。
[Abstract]:"Song" is the Zhuang people in a specific time, place the festive party form. Xinxian County Zhuang folk songs duet "song"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ast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most prosperous, and later dynasties is regarded as a "romantic Wei" strictly forbidden to sing, but the Zhuang people GeXu complex deep, repeated repeatedly sing history. Xinxian County GeXu, has more than 70 points, only 7 in the current recovery, no recovery of traditional GeXu GeXu, every year, people still gathered antiphonal singing at the old site, the GeXu reproduce pomp.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学冠;;壮乡花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黄丰盛;;文艺队能代替歌圩吗?[J];中国民族;1980年03期

3 翟汉球;;怎样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应积极引导 莫随意取消——也谈壮族“歌圩”[J];中国民族;1980年01期

4 程荧;;民歌的主流是好的[J];中国民族;1980年01期

5 潘琦;;仫佬山歌[J];中国民族;1980年12期

6 飞雪;;赶歌圩[J];山东文学;1980年06期

7 梁扬;镇安府任上的赵翼[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8 潘其旭;壮族“不落夫家”婚俗初探[J];学术论坛;1981年02期

9 农学冠;;壮族歌圩的源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10 覃耀庭;;让壮文重放光辉[J];民族语文;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鹏;杨小平;;壮族食管、贲门癌307例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袁少芬;;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与经济互动——来自京岛的报告[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家林;黄小鹏;陈涤;;广西汉壮族地区学生营养干预效果及对策的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柏灿;;壮族传统文化与壮族医药[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韦金香;;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研究进展[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牙廷艺;;黄汉儒教授壮医学术思想介绍[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壮医肿瘤研究概况[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黄冬玲;;壮药基础理论初探[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庞宇舟;;开展壮医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吕琳;庞声航;陈永红;杨东爱;邓汝铭;曾振东;;壮药解毒蕨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影响[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覃彩銮;期待民族文化的更大开发[N];广西日报;2000年

2 甘毅;绣球与地球之恋[N];广西日报;2000年

3 笑渺;壮乡与美好同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贺艺;贺州地区群众文化蓬勃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南松岭;壮医药理论的特点[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特约记者 张智猛 钟友国 $$卢忠光 李荣坤 $$本报记者 杨永辉 黄宏贵 $$廖凤庭 唐安华;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战士——易新群[N];战士报;2001年

7 王瑾;壮族专家考证后认为百色盆地是壮族的根[N];中国矿业报;2002年

8 范苏云 廖昆铭;防城港市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桂文;三月三歌圩节——一张亮丽的名片[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京玉;黑衣壮文化探秘[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华;桂西壮族与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何思源;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尉富国;壮族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转型[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伟华;壮族歌咏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阐扬[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敏珍;罗城壮族歌咏文化习俗的传承及其现代价值的阐扬[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敏;城市特色景观塑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5 平锋;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邓金凤;岑毓英“汉裔情结”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陆丽君;左江壮族传统文化景观研究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80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680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