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中国三弦音色的多样性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01:08

  本文选题:中国三弦 切入点:音色特征 出处:《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摘要】:本文从三弦器形、演奏技术、影响三弦音色的诸因素以及曲种、乐种、音乐作品对于三弦音色的不同诉求等多视角来考察和研究中国三弦音色的多样性,并且把保存、传承、发展三弦音色的多样性特征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行为和责任提倡之。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the diversity of Chinese tri-string timbre from the aspects of tri-string shape, playing technolog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i-string timbr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demands of music, music and music for the tri-string timbre, and th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hinese tri-string timbre.Develop the diversity of triple timbre as a cultural spirit, behavior and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it.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
【分类号】:J632.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成晓;陈其射;;试论中国民乐合奏的色彩回归[J];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06期

2 唐朴林;;乐问[J];美育学刊;2011年01期

3 唐朴林;;倡“小乐队”[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匡君;彭岁枫;;“天人合一”与传统器乐中的音色观念[J];中国音乐;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海准;《乐学轨范》唐部乐器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成晓;试论中国民乐合奏的色彩回归[D];温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聪颖;;论梅纽因小提琴演奏艺术[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2 戴淑萍;;胡琴演奏艺术中蒙古族音乐语言风格的艺术体现[J];音乐创作;2010年03期

3 魏丹娇;;论歌唱音色的可塑性[J];青春岁月;2010年07期

4 阎爱华;《汉江韵》与豫派筝演奏特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5 张宏;;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浅谈演奏与生活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6 赵玉晶;;浅谈表演在琵琶演奏中的作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姚晓琴;论中国扬琴演奏艺术的“形神兼备”[J];国际音乐交流;1997年03期

8 桑建良;;小号演奏艺术的民族化特性探索[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9 亓迎春;;小号形制的流变与演奏艺术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8年04期

10 朱静;试谈电子琴的演奏艺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宁晓静;;浅谈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古筝的发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王丹;;北京智化寺京音乐[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4 曾征;;教与学的思索——从“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谈起[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董云;;关于非洲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郝向明;;民族音乐的思考[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刘欣欣;;从中国首部古典音乐电视片《梦幻曲》谈音乐欣赏教育课[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邵蓉;;视唱练耳课教学探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亚雄;城市乡村各不相同[N];音乐周报;2007年

2 高雁;中国古筝演奏艺术流派与发展[N];文艺报;2004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李红艳;校园原创音乐步入多样年华[N];北京日报;2005年

4 杨大林;从音乐进入——也谈《金刚》[N];音乐周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刁艳 整理;校园音乐重建社会话语权[N];音乐周报;2007年

6 赵凤兰;箜篌呼唤知音[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祖慧洁;华语音乐新势力齐聚诺基亚音“悦”汇[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8 杨燕迪;莫扎特音乐的当代人文价值[N];音乐周报;2007年

9 瓦格纳中国协会秘书长、音乐评论家 刘雪枫;在格拉茨聆赏萨巴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乌兰杰;长调民歌漫议(五)[N];音乐周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斯琴朝克图;交响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4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姚艺君;中国汉民族戏曲声腔类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9 张继红;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10 尹明五;卢托斯拉夫斯基成熟时期的创作思维及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蕾;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奏鸣曲西班牙音乐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双慧;普赛尔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音乐风格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3 刘升恒;试论钢琴踏板与音乐风格多样性之关联[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佳;浅析卡巴列夫斯基24首钢琴前奏曲OP38[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5 何颖;莫扎特的歌剧对美声唱法的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薛伟;河南豫剧音乐和欧洲真实主义歌剧音乐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新;现代手风琴演奏巴赫复调作品之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金s,

本文编号:1728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28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