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史研究
本文选题:音乐史学 切入点:多学科交叉 出处:《中国音乐学》2008年04期
【摘要】:中国音乐史学自近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历经无数学者的辛勤探索,逐渐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如今,"二重证据法"乃至"多重证据法"正越来越多地为研究者运用。其中体现出的多学科交融、渗透,为未来音乐史研究指明了方向。系统总结这些研究特征,无疑将极大地推进本学科发展,促进音乐史科学研究范式的确立。
[Abstract]:Since it became an independent subject in modern times, Chinese music history has gradually formed a set of fruitful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hard work of numerous scholars.Nowadays, the double evidence Law and the multiple evidence Law are more and more used by researchers.The multi-disciplinary blending and perme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music history research in the future.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se research features will undoubted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of music histor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司马谈与《史记》[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2 易宁,易平;“司马谈作史”说质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田敏;论巴无姬姓[J];东南文化;1997年02期
4 韦勇强;顾颉刚史料考辨理论与方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田可文;;论音乐史学的学科体系构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张玉敏,李雨峰;中国版权史纲[J];科技与法律;2004年01期
7 郭长虹;士大夫集团文化性格的完成与文人画的产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陈立柱;;微子封建考[J];历史研究;2005年06期
9 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2期
10 吴世雄;“女婿”概念在语言中的表达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观念[J];外语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大野圭介;;《史记·五帝本纪》浅析[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明堂制度的源流[D];吉林大学;2004年
3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彭邦本;先秦禅让传说新探[D];四川大学;2006年
8 谷宇;轴心制度与政治体系[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念超;东汉后期士风与士人心态探析[D];郑州大学;2000年
2 孙云;春秋战国至秦汉间任侠风气的文化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根云;《庄子》变形艺术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培友;《韩诗外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苏奎;西南夷地区三种含北方系青铜文化因素短剑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丁玲;先秦士人的价值取向与主体意识[D];苏州大学;2005年
7 梅小青;中国传统皮船技术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李国春;论贵族化审美意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慧芬;子产治郑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淑君;咸同士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荫浏;;音乐史问题漫谈[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2 ;会议纪要[J];中国音乐;1982年04期
3 朱舟;内涵宏博 义理精深——喜读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J];人民音乐;1982年01期
4 华言;简介《中国古代乐论选辑》[J];人民音乐;1982年03期
5 周畅;不拘一格,广些、深些、精些[J];音乐研究;1982年01期
6 冯文慈;“古谱寻声”的重大成果[J];人民音乐;1983年08期
7 冯文慈;王光祈的音乐史学方法和学风——为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而作[J];音乐探索;1984年04期
8 吕骥;悼念卓越的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J];人民音乐;1984年04期
9 王震亚;对编钟乐队的祝愿[J];人民音乐;1984年12期
10 ;著名音乐史学家 乐律学家 民族音乐学家 杨荫浏先生逝世[J];音乐研究;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耀炜;;21世纪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发展趋势[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国琛;;长江和珠江特大暴雨洪水预测[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杨红珍;李湘涛;;朱瀗的价值及其在自然博物馆中的地位和作用[A];稀世珍禽——朱瀗——’99国际朱瀗保护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唐金良;;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及应用综述[A];SEG第68届年会论文概要[C];1998年
5 欧阳春;徐立鸿;田华;吴启迪;;CSCW及其群体协作机制研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8年
6 余压芳;刘建浩;胡长龙;;论观光农业园中的人-境关系[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燕;;祛斑美容外治法的机理研究与探讨[A];第四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徐南平;黄培;时钧;;无机膜的发展现状与启示[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奚廷斐;;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翟保平;;对有害生物灾变预测工作的思考[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京;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完成[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记者 常珊珊;多学科交叉促进生物医学创新[N];科技日报;2000年
3 杨子彬(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题目为编者所加);新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孕育十大突破点[N];科学时报;2000年
4 刘振坤;力学问鼎血栓病 人活百岁不稀奇[N];科学时报;2000年
5 何文;哈佛大学青年院士梁雷回国讲学演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 马宗晋;保障人类生存的地学突破性战略[N];科技日报;2001年
7 自法;科学家解析纳米科技[N];山东科技报;2001年
8 记者 张咏晴;21世纪是生物经济时代[N];文汇报;2001年
9 白春礼;纳米革命向我们走来[N];学习时报;2001年
10 赵佐通;二泉映月是首什么曲子(完)[N];音乐周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晓蕾;生生为艺[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冯又层;神经网络中的混沌行为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庄品;供应链协调控制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余炜敏;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模型模拟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燕;超临界流体制备超微颗粒的过程模拟与喷嘴设计[D];山东大学;2005年
8 钱益汇;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石器的生产与使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邹积慧;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朱金瑞;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培培;杨荫浏著《中国音乐史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之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雪海;建国以来农民物质利益问题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冬珍;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思想轨迹[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玉鑫;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学科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常洪龙;基于“Top-Down”的MEMS集成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王赛;夏野学术成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7 胡斌;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两种模式[D];河南大学;2003年
8 王虹霞;由汉至唐西域乐舞的传入及其传播特点[D];河南大学;2003年
9 王新;马丁·路德音乐价值观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10 朱清泉;中国古代笛属乐器的历史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28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289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