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仪式叙事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10 23:32

  本文选题:仪式 + 叙事 ; 参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摘要】:治民族研究,民族叙事中"结构"必然是民族志的核心问题;而族源性纪念和祭祀仪式不仅成为一个民族叙事、表述和传承的"原生形式",而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故以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仪式理论,对瑶族仪式叙事的"根范式"进行分析;试图证明:任何一个民族重要的代表性仪式都存着特定的"原型结构",它既是存在,也是叙事,更是本色。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governing nationalities, "structure" is the core issue of ethnography in national narration, and the ethnic-origin memorial and sacrificial ceremony not only become a "primary form" of national narration, expression and inheritance, but also hav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taking the sacrifice ceremony of the Yao nationality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anthropological ritual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ot paradigm" of the Yao nationality ritual narrative.This paper tries to prove that any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ceremony of a nation has a specific "archetype structure", which is both existence, narrative and essenc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系;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J];民俗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金萍华;潘霁;;互联网医疗信息的“仪式性搜索”和“功能期待”[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6 高晓芳;;健美操运动中“民”的群体性特征[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华智亚;;BBS互动与艾滋病自愿检测的动力——基于某艾滋病专题BBS的实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孙显元;;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延与变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可;;女性与福建民间信仰——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秦莹;;南涧彝族“跳菜”礼仪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7 阿拉坦宝力格;;祭祀游艺的人类学研究——以蒙古族祭敖包为例[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何亚平;刘立萍;;从中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差异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蓝炯熹;;盘瓠传说的理解、曲解和误解——畲民图腾文化再研究[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书藏;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D];武汉大学;2010年

9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少群;患者参与、医患心理契约违背与患者信任的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凌;湘潭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玉凤;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张家川回族婚俗新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奕玲;当代我国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与对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许晓斌;工业遗产与地方社会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懋;医患关系困境及其改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沛升;“文革”——沉重的集体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福岩;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朝戈金;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J];读书;2003年10期

3 李靖;美国民俗学研究的另一重镇──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文化志研究中心[J];民俗研究;2001年03期

4 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J];民俗研究;2003年01期

5 理查德·鲍曼,翟胜德;对表演的设定[J];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兆荣;;人类学视野中仪式音乐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2 薛霞吐;《史记》叙事特色举隅[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3期

3 黄式宪;叙事:寄寓着沉郁的文化意蕴──《金秋桂花迟》品析[J];电影艺术;1996年04期

4 艾伟;黑暗叙事中的光亮[J];南方文坛;1999年05期

5 景秀明;《苏园六纪》叙事的独特性[J];电视研究;2001年03期

6 何圣伦;苗文化传承与沈从文小说叙事的主体话语权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江守义;叙事是一种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吴武洲;论利奥塔的叙事与合法化思想[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朱大可;后寻根:乡村叙事中的暴力美学[J];南方文坛;2002年06期

10 洪治纲;智性的叙事与内敛的表达——2003年短篇小说巡礼[J];南方文坛;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敏;;走不出的“历史”阴影——史传文化传统与中国历史叙事的关系[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雪梅;;汉魏六朝时期道教谪仙案例的考查[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张佩国;;20世纪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唐海波;李朝旭;邵景进;;大学生荣辱观的的原型分析(Ⅱ)[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尤娜;;后现代视角下的叙事心理治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周国茂;;论布依族摩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魏德毓;;交融与共生:闽西香花和尚与道教关系初探[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孙柯权;;折板结构大型水池设计[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8年

10 王桂荣;;归趋新的审美维度——方方近作的诗学特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志辉;转身的忧思与理性的叙事[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朱霄华;叙事的艺术[N];云南日报;2005年

3 陈季冰;游戏对严肃叙事的颠覆[N];东方早报;2005年

4 付艳霞;极致的乡村叙事[N];文艺报;2004年

5 谭旭东;疼痛的青春期叙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6 罗孝辉;教学叙事:改善教师职业生存状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崔 灿;没有终结的“叙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葛红兵;2002年的文革叙事[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兰守亭;《垂死的肉身》:失控的肉欲叙事?[N];深圳商报;2005年

10 吴秀明;权力叙事的现状与隐忧[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士闪;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江向东;对时间性问题之叙事解说——保罗·利科《时间与叙事》中的时间性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3 汪建达;在叙事中成就有德性有品格的人[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兵娟;电视剧:叙事与性别[D];河南大学;2004年

5 博玫;《紫罗兰》(1925-1930)的“时尚叙事”[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艳梅;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D];四川大学;2005年

8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阮宝娣;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茹;试论汉译佛典对唐代小说叙事之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戴明朝;本事、故事和叙事[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长青;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身份”叙事[D];汕头大学;2005年

4 黄晓红;叙事中的悬念[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乌日根;电视新闻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牟学苑;和而不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新兰;最是那一回眸的悲悯——论白先勇《台北人》的回忆叙事[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邓百意;晚明通俗小说作家的小说观及其叙事操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侯振华;浅论概念音乐剧的创作特征[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10 李tD;论《世说新语》的叙事[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33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33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7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