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试论青铜镩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8-06-29 16:34

  本文选题:青铜乐钟 +  ; 参考:《中国音乐学》2008年03期


【摘要】:旽,中国青铜乐钟的一种,盛行于商周时期。相较于其它青铜乐钟,其形制特点表现为:舞部与于口平齐,多设繁复的扉棱与悬纽,腔体纹饰精致,体形较大。关于青铜缚的起源,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给予阐释。
[Abstract]:A Chinese bronze bell, prevailing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Compared with other bronze bell, its shap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ance part and mouth level, more complex edge and suspending, the cavity decorative fine, larger shape. There is no conclusion about the origin of bronze binding.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it from different angl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建军;两周铜旽综论[J];东南文化;1994年01期

2 王子初;;中国青铜乐钟的音乐学断代——钟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之二[J];中国音乐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涛;;析梁启超的虚金本位制货币理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连秀丽;;青铜礼器与礼乐制度的历史沿革[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3 钟祥财;;中国古代职务消费述评[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吴筹中;“大唐宝钞”辨伪——兼与卫月望同志商榷[J];财经研究;1982年06期

5 杨挺;不存在儿郎伟文体和儿郎伟曲调[J];敦煌研究;2003年01期

6 高至喜;马簋年代与族属考[J];东南文化;1988年02期

7 曹锦炎;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J];东南文化;1989年06期

8 刘彬徽;两广先秦青铜容器研究[J];东南文化;1991年01期

9 方建军;两周铜旽综论[J];东南文化;1994年01期

10 张树国;南伟;舒蓉;;钟鸣鼎食中的上古诗——西周初年礼制变革与《诗经》祭享诗的原始关联[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6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爱;白银危机与中国币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孔义龙;两周编钟音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永盈;《九歌》音乐特色之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蒋玉斌;(?)组甲骨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立宏;《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4 邓玉娜;清代河南的粮食贸易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瑞芳;论山西票号的经营制度与经营精神[D];河南大学;2003年

6 骈慧娟;先秦火政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裴铁军;金代交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刘新红;殷墟出土编铙的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9 铁晓娜;宋前小说中的动物文献与小说母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仕慧;《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建军;陕西出土西周和春秋时期甬钟的初步考察[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旽的编列分析[J];中国音乐;2010年01期

2 陈荃有;繁盛期青铜乐钟的编列研究(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刘健婷;钟类乐器论略———以旽、鉤于、镯、钲、铙为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荃有;繁盛期青铜乐钟的编列研究(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读者来信[J];乐器;2000年04期

6 王子初;旽[J];乐器;2003年04期

7 陈荃有;西周乐钟的编列探讨[J];中国音乐学;2001年03期

8 王友华;;西周前期黄河流域甬钟用制分析——兼析西周前期乐悬制度的演进轨迹[J];中国音乐学;2009年04期

9 漆明镜;;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J];音乐研究;2007年03期

10 任广明;;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乔欣;国家大剧院 讲述八千年骨笛的传说[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艳津;殷商时代的乐文化[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082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82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1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