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因浸三十余载,或可成一家之言——观韩德森师生音乐会并重读《声乐艺术原点问题探索》有感
本文选题:声乐艺术 + 问题探索 ; 参考:《人民音乐》2008年12期
【摘要】:正印刷算不得精美,装帧算不得精良,不到二十万字算不得煌煌大作,久居江苏的作者韩德森似乎也算不得鼎鼎大名,这本《声乐艺术原点问题探索》拿在手中,并无特别感觉。直到近距离欣赏
[Abstract]:The original printing is not exquisite, the binding is not perfect, and less than 200000 words do not count as great works. Han Dsen, who has lived in Jiangsu for a long time, does not seem to count as a great name. This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vocal Music Art" is in the hands of this book,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vocal music art". There is no special feeling. Until close appreci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师专校区音乐系;
【分类号】:J6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伟欣;;音乐内心听觉在声乐艺术实践中的培养与训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顾永芝;;声情并茂 感人动神——声乐校友获奖者音乐会听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年02期
3 于兰英;;盖因浸三十余载,或可成一家之言——观韩德森师生音乐会并重读《声乐艺术原点问题探索》有感[J];人民音乐;2008年12期
4 ;山西声乐界浓墨重彩的一笔——李冠富点评阎文魁独唱音乐会[J];黄河之声;2008年12期
5 辛书春;浅谈艺术嗓音医学在声乐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6 晨枫;;执著于声乐艺术的董华[J];歌曲;1996年03期
7 ;执著于声乐艺术的张红霞[J];歌曲;2006年01期
8 蒋英;有感情才能动人[J];人民音乐;1963年02期
9 陈言放;;五位女性与中国现代声乐事业的发展[J];音乐研究;2007年03期
10 王岩;;声乐练习中的五项要则[J];广播歌选;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张国;;公平及公平效率关系问题探索[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晓春;;略论民族声乐作品的处理与表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程春春;牟学农;;浅谈儿童声乐节目的辅导与排演[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丁玉秀;;营造人文社会共建和谐家园[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学习方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庄民权;;声乐训练的民族化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叶红;;浅谈歌唱与声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从我战胜“痉挛性发声障碍”说开[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惟正;中国人该向塔菲尔的演唱学什么[N];音乐周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蕾;意大利古典声乐训练需下功夫[N];音乐周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于烈;激情铸就“哈夏”45载辉煌[N];文艺报;2006年
4 紫茵;双栖音乐家的多重魅力[N];音乐周报;2005年
5 徐雪梅;谁做乱了新年音乐会演出市场?[N];北京日报;2007年
6 张连杰 姚玉;华夏经典作品音乐会奏响北大[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纪东华;金管银弦 英雄魂魄[N];音乐周报;2006年
8 相西源;民族管弦唱秋韵[N];音乐周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紫茵;久石让走出动漫大放光彩[N];音乐周报;2006年
10 顾婧;圈头村音乐会 白洋淀里聆听天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1年
2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林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 1933-194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6 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建;并行最优化算法与软件设计及数值软件移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彭丽媛声乐艺术的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潇林;论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艳琼;声乐艺术想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韩娟;试论声乐艺术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鉴作用[D];厦门大学;2008年
5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6 曹霞;辰河高腔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冰;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性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蓝静;应尚能“以字行腔”声乐艺术理论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苏军;论声乐艺术表演中歌声与情感的统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2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9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