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西方古典合唱中“和谐”的审美形态

发布时间:2018-07-03 05:46

  本文选题:和谐 + 古典合唱 ; 参考:《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摘要】:"和谐"作为西方美学的审美范畴,是西方古典合唱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在古典合唱中,"和谐"就是"音高组织"中"协和"与"不协和"的对立统一,是一种特定的审美形态。这种审美形态包括音程的"和谐"、和声的"和谐"、复调对位中的"和谐"。
[Abstract]:Harmony, as the aesthetic categ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western classical chorus. In classical chorus, harmony is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Concord and dissonance in pitch organization, which is a special aesthetic form. This aesthetic form includes harmony of interval, harmony of harmony and harmony in polyphonic alignment.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炳杰;申育林;;论欧洲合唱艺术的“和谐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道琳;孔子音乐思想的美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郑雅丽;;杜鸣心《新世纪少年钢琴组曲》的创作特点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4 康国晶;;情感——声乐教学的风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5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康晓蕴;;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张静亚;;浅谈《声无哀乐论》中的“声”“情”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张静亚;;《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吴东平;;龙骨坡抬工号子的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薛冬艳;;中国音乐美学中的文人气质散议[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铁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守迁;王鑫;刘涛;汤永川;;音乐情感的语言值计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夏凡;有品乐器律制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9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10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杨;探讨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创作的新思路[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临舒;巴赫《恰空舞曲》四个音响版本表演创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婷婷;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及教学演绎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贤;;和谐之美——古典合唱艺术的精髓[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潘存奎;;从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论高校乐理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李斌;浅论20世纪和声对传统和声的继承和发展[J];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4 周悦;;浅议合唱中的“合”与“和”[J];华章;2010年02期

5 B·西姆斯,郑英烈;和声与动机的联系以及“不协和音的解放” (《20世纪的音乐》第二章)[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孙玉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于孔子的“和”的音乐美学思想[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7 黄志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之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0年01期

8 匡传英;;浅谈合唱教学中协作精神的培养[J];黄河之声;2007年02期

9 杨丽;;浅议童声合唱的课堂教学[J];教师;2009年16期

10 黄梅;;声琴合一 光影相随——论原谱钢琴伴奏对艺术歌曲演唱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世江;;收入分配不公殃及社会(如铸造业)的和谐与发展[A];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曲培亭;;浅议如何构建企业内在的和谐[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3 杨丽;;辛弃疾农村词中的和谐图景[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制度——如何实现公正与和谐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滕亮;;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A];湖南省卫生经济与信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学术年会专辑[C];2010年

6 唐建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讨论[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白振军;;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沈建中;;树立新课程理念 有效推进班集体建设[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张朝华;;构建新课程下的和谐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贾宁;;浅谈城市色彩修辞与人居环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岛海王集团董事长 冷玉喜;共同目标造就和谐银企关系[N];金融时报;2001年

2 一丁;和谐与茶道[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张业民 许谱槐;美术教育三和谐[N];美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沈谦 本报通讯员 李勇军 赵博生;人鱼鸟能否和谐奏鸣[N];陕西日报;2001年

5 流星;如何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N];安徽经济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孙巍;稳定和谐促发展[N];陕西日报;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N];河北日报;2001年

8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咨询中心 刘华清 何锋;心理治疗:让内心和谐[N];健康报;2001年

9 沐泽;构建和谐生态圈[N];网络世界;2002年

10 马顺生;追求愉悦与和谐[N];安徽经济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德和;以“和”为核心的企业伦理文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杨玉冰;太极拳本体论[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仰和芝;生存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4 陈云;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冲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陈志英;商业连锁和谐内治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同济大学;2006年

9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巍;二十世纪女作家生命意识与性别诗学的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健;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和谐艺术[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政;高校师生关系新问题的反思和对策[D];西南大学;2008年

3 叶菊华;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海英;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红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现代和谐家庭建设的意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俞慧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浅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哲;论技术的人文美追求[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8 吴秉奎;论中西写实主义油画中的“和谐”理念[D];延边大学;2007年

9 朱明;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黄丽;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92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92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