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琵琶演奏中的音色变化
本文选题:琵琶 + 演奏 ; 参考:《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摘要】:美的音色是指能正确表达音乐内容和情感、体现音乐风格的音色。作为演奏者无不把追求美的音色作为艺术再创造的一个部分而加以认真研究。
[Abstract]:Beautiful timbre refers to the timbre that can correctly express the music content and emotion and reflect the musical style. As players, the pursuit of beauty as a part of the art of re-creation and serious research.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艺术系
【分类号】:J6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石城;林嘉庆;;我的琵琶历程(续一)——林石城回忆录[J];乐器;2011年09期
2 李斌;;电吉他音色指南(1)[J];乐器;2011年09期
3 于红;;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演奏的教学研究[J];乐器;2011年07期
4 石鸣;;聆听:《The Ravi Shankar Collection》[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8期
5 林采韵;;安·苏菲·慕特:听我,不要光看我[J];书城;1998年11期
6 泡沫;;忧伤,每天只能演奏一次[J];读者(原创版);2007年07期
7 周晨;;德彪西与他的《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8 刘伊;;合唱艺术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研究分析[J];华章;2011年21期
9 徐嘉星;;浅析钢琴曲《浏阳河》触键技巧[J];音乐大观;2011年06期
10 任志鹏;;浅谈吉他入门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敏;;谈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高珊;于洪志;徐慧;;琵琶左手指法演奏音色的声学浅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李军;;浅谈歌唱音色的训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倪素萍;张建平;颜永红;吕士楠;;语音音色变换的现有技术分析[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5 王鑫;张晨;;琵琶中高频声辐射指向性测量[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6 周加成;谢志文;;虚拟低音音色与成分的关系[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刘智;吴帆;杨青;;人耳听音能力训练方法的实践与分析[A];2009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晓鸣;;艺术专业琵琶教学之我见[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容杏辉;;如何在电视制作中把好声音关[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10 卿剑;;浅谈竹笛音色[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卞萌;穆里娜教授谈演奏[N];音乐周报;2002年
2 肖玫;左章:“吉娜”第一[N];音乐周报;2000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黄轶锋;阿什肯纳齐 演奏指挥两不误[N];中国艺术报;2001年
4 许渌洋;德式音色的明证[N];音乐周报;2011年
5 ;让音色更靓的九大法则[N];陕西科技报;2003年
6 浙江 沈炜;打造一台300B音色的晶体管后级[N];电子报;2001年
7 安徽 祥生;音色醉人“俏佳人”[N];电子报;2003年
8 ;音色无双“迷你王”[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内蒙古 文康;一款音色鲜活、动感实足的多用途前级[N];电子报;2004年
10 林谷芳;音色里的中国人文[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2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3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5 许志斌;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杨宝春;《琵琶记》的场上演变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7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朱琳;对珀·纽加德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层次化结构”技术的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梁红旗;索菲亚·古拜杜丽娜音乐作品技法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10 金毅妮;18-19世纪管弦乐法素描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姗;试论钢琴演奏中音色的调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丹旎;歌唱音色多角度分析及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吕国秋;《所罗门之歌》—曲布鲁斯[D];中南大学;2006年
4 袁媛;追求钢琴艺术流派 拓展学习思维空间[D];山西大学;2004年
5 郭媛媛;略论古典弦乐重奏与现代电子弦乐重奏的排演[D];山西大学;2006年
6 马新涛;论男高声的声部各类型的划分[D];青岛大学;2007年
7 常平;来自心灵深处[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8 张丙娜;论演奏技术对唢呐音色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李U,
本文编号:2104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0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