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和声分析比较

发布时间:2017-03-21 17:08

  本文关键词: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和声分析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历史进入18世纪中下叶,维也纳古典乐派诞生。器乐创作的思维统领着一切音乐作品的写作手法;旋律与和声融为一体。古典乐派的音乐通常都给聆听者一种单纯、明朗、优美、均衡的印象,这和巴洛克时期音乐华丽而且乐风复杂,以及浪漫时期音乐强调作曲家个人情感的宣泄,是很不一样的。古典乐派的音乐大都有著统一而且规律的性格。而曲体结构、配器、调式调性的安排及和声的配置决定了这一风格的形成。调式和声的手法在这一时期已经发展至了一个历史颠峰期,亦为19世纪音乐走向新的田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从多声部音乐的起源开始概述。在第一章,用穿线的简述公元9世纪至18世纪中叶和声(多声部音乐)的发展;从第二章起,进入本文研究范围。在西方音乐史中,将莫扎特与贝多芬都规划在维也纳古典时期,他们的作品中所用的和声手法即今天所称的“古典”。从贝多芬开始,古典的和声语言发展到了鼎盛、规范时期;并形成体系,为之后的浪漫派乃至近现代及中国五声调式和声语言的发展打下了稳健的根基。 本文通过分析莫扎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来寻找调式和声在古典时期的发展情况及形成莫扎特与贝多芬作品迥异风格的因素。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奏鸣曲式 莫扎特 贝多芬 调式和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8
  • 第一章 维也纳古典时期之前的和声观念与形态8-14
  • 一、奥尔伽农时期8-10
  • 二、“新艺术风格”时期10-11
  • 三、文艺复兴时期11-12
  • 四、巴赫和声艺术时期12-14
  • 第二章 维也纳古典时期的多声音乐情况14-17
  • 一、维也纳古典时期的和声特点14-17
  • 第三章 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分析、比较17-42
  • 一、风格的形成17-24
  • 二、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分析比较24-30
  • 三、和声语言的运用与发展30-40
  • 四、补充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附录44-45
  • 后记4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翠花;;“三巨匠”钢琴奏鸣曲式呈示部对比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碧贞;从作曲技法角度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浪漫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倩;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奏鸣曲式展开部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和声分析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9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1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