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山西河曲山曲的旋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17:01

  本文关键词:山西河曲山曲的旋律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河曲山曲是我国北方汉族山歌的代表性歌种,它结构短小精悍、内容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热烈,在汉族山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运用赵宋光先生提出的旋律十二维度剖析的方法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中提供的148首河曲山曲为研究对象,对河曲山曲的句式、句幅、调式、落音、节奏、节拍和常用技术手法等层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出山曲旋律有五种句式结构:DP2\a,a’(对称平行两句体)、D2\a,a’、D2\a,b(对称两句体)D3\a,b,c,c’(对称三句体)、BP2\a,a’(不对称平行两句体)、B2\a,a’、B2\a,b(不对称两句体);山曲歌词有四种句式结构:07(2)原始七字句两句体、07(2+衬字、词)加衬字、衬词的原始七字句两句体、07(2+衬腔)加衬腔的原始七字句两句体和07(2+衬字)+衬句加衬句的原始七字句两句体;山曲句幅有六种布局方式:4,4;4(2+2),4;4(2+2),4(2+2);4,+4;-4,+4;+4,+4;山曲节奏布局有三种类型:a,a、a,a’、a,b;山曲音域大多处于八度至十二度之间;山曲常用技术手法有重复、换头、合头、连环扣等。本文旨在通过形态规律的总结努力寻找谱面记录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山西省河曲县 旋律 旋律学 山曲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4.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引言10-20
  • 一 选题背景10-12
  • 二 研究对象12-15
  • 三 研究方法15-20
  • (一) 十二维剖析法的理论基础16-18
  • (二) 十二维度剖析法的内涵18-20
  • 第一章 河曲山曲及其研究现状20-31
  • 第一节 河曲山曲的历史与现状20-24
  • 一 河曲山曲的历史20-21
  • 二 河曲山曲的现状21-24
  • 第二节 河曲山曲记录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4-31
  • 一 河曲山曲记录的历史与现状24-26
  • 二 河曲山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6-31
  • 第二章 河曲山曲的音乐形态剖析31-78
  • 第一节 句法结构31-45
  • 一 句数31-44
  • 二 句幅44-45
  • 第二节 调式落音45-60
  • 一 调式45-53
  • 二 落音53-56
  • 三 调式因素的同异逻辑关系56-60
  • 第三节 节奏节拍60-65
  • 一 节奏60-61
  • 二 节拍61-63
  • 三 节奏样态的同异逻辑关系63-65
  • 第四节 音调材料65-78
  • 一 细部旋律线65-72
  • 二 音调材料的同异逻辑关系72-76
  • 三 音域76-78
  • 第三章 河曲山曲的音乐形态规律及其文化阐释78-85
  • 第一节 音乐形态规律总结78-81
  • 第二节 基于音乐形态规律的文化阐释81-85
  • 一 两句体结构的文化内涵81-83
  • 二 调式规律与同一民歌色彩区的构建83-85
  • 结语85-86
  • 参考文献86-93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93-94
  • 致谢94-95
  • 附录95-113
  • 第一篇 河曲民歌、二人台五位国家级传承人访谈录95-103
  • 第二篇 薪火相传——河曲县老中青三代民歌手访谈录103-113
  • 表格目录113
  • 举例目录113-114
  • 乐谱目录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国珍;;空间视域下的山西民歌方言特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彭栓红;;晋北民俗对民歌的影响[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彭志敏;民歌音乐形态分析中的“多法取证”问题——关于方法论的思考与试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4 李玫;“中立音”的调式意义(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韩军;山曲、信天游的旋律框架及比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刘正维;我国民间音乐的调式体系与调式分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刘正维;;关于民族音乐形态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赵海英;;河曲民歌的田野考察[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李雄飞;山曲、爬山调和信天游的共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好音;漫瀚调音乐中的晋陕民歌因素[J];内蒙古艺术;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红霞;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树远;土默特右旗地区山曲儿的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苗苗;山西民歌调式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冯卓慧;蒙汉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论草原民歌蒙汉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吏;河曲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读[D];山西大学;2005年

6 苗茂林;山西民歌的音乐技术现象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永霞;河曲民歌的语言特色[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程少华;山西原生态唱法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山西河曲山曲的旋律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22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