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5:14

  本文关键词: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施光南先生是我国当代引人注目的作曲家,其艺术创作可以分为歌曲、歌剧以及器乐三方面,在这些领域他都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声乐领域,他所创作的抒情歌曲、抒情歌剧将中国声乐歌曲写作的水平推向了一定的高度,在其短暂的人生岁月里,他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近千首歌曲,诸如《打起于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土地》、《周总理,你在哪里》等歌曲成为脍炙人口的时代之声。 施光南在声乐作品创作中,将具有影响的民族民间、甚至地方的音乐素材大胆的融入其歌曲写作中,通过对中国富有特色的民间音乐进行吸收、融合、再创新,并借鉴西洋作曲理论技术来塑造音乐形象。他的声乐作品个性鲜明,旋律含蓄内秀,节奏类型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生动的艺术形象。他的声乐作品在声乐演唱教学、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施光南生平及创作历程的概述,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施光南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与歌剧咏叹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了施光南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施光南 声乐作品 艺术特征 演唱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6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施光南及其声乐作品创作历程概述12-16
  • 1.1 施光南生平简介12-13
  • 1.2 施光南声乐作品创作历程概述13-16
  • 1.2.1 建国初期(1949-1966)13-14
  • 1.2.2 文革时期(1966-1976)14
  • 1.2.3 新时期(1976-1990)14-16
  • 第二章 声乐作品艺术特征分析16-27
  • 2.1 歌曲创作题材16-17
  • 2.2 歌曲的创作音乐形态特征17-24
  • 2.2.1 旋律17-23
  • 2.2.2 节奏23-24
  • 2.3 施光南创作思想特征24-27
  • 2.3.1 民族情怀24-25
  • 2.3.2 时代精神25-27
  • 第三章 施光南代表性声乐作品的演唱27-53
  • 3.1 抒情艺术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演唱分析27-30
  • 3.1.1 歌曲简介27-29
  • 3.1.2 《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演唱29-30
  • 3.2 歌剧《伤逝》中子君唱段分析30-53
  • 3.2.1 《伤逝》子君人物形象31-32
  • 3.2.2 夏之歌——《一抹夕阳》32-36
  • 3.2.3 秋之歌——《风萧瑟》36-44
  • 3.2.4 冬之歌——《不幸的人生》44-53
  • 第四章 施光南声乐作品的历史影响53-55
  • 4.1 传承和发展了传统的音乐艺术53
  • 4.2 丰富了声乐教学的教材53-54
  • 4.3 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60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0-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春;子君咏叹调的音乐形象与艺术处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苏夏;施光南和他的音乐[J];音乐研究;1991年04期

3 于延;施光南的回答——《我怎样写歌》读后[J];音乐研究;1992年01期

4 周畅;论施光南歌曲的风格和形象塑造[J];人民音乐;1980年08期

5 李西安;此情眷恋无绝期——评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J];人民音乐;1982年01期

6 龚耀年;时代的声音 泥土的芳香——评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J];人民音乐;1982年04期

7 李凌;时代的歌手——施光南[J];人民音乐;1984年07期

8 李焕之;你的歌声永不落——痛悼光南同志[J];人民音乐;1990年04期

9 关牧村;怀念施光南老师[J];人民音乐;1990年04期

10 梁茂春;论施光南的历史贡献[J];人民音乐;199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磊;施光南声乐作品的抒情性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69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2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