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亨德尔声乐作品的声乐训练价值
发布时间:2017-05-27 01:09
本文关键词:谈亨德尔声乐作品的声乐训练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17-18世纪的巴洛克时期,“Bel canto”(美声)作为一种新的歌唱学派,已成为了最富有表现力的声乐艺术。这一时期,无论歌唱艺术还是歌唱教学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加上意大利声乐教师走出国门传授歌唱技艺,使声乐演唱技巧和声乐作品广泛流传并风靡全欧,美声这一歌唱艺术形成了它的一整套审美观和优良传统。亨德尔作为巴洛克时期一位伟大的声乐作曲家,他所创作的声乐作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很少有人超越他,他的歌剧与清唱剧风格崇高壮丽,富有创新精神和感染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著名的华裔声乐教授赵梅伯称他为声乐砥柱。他的作品极富艺术性,具有高尚的风格、丰富的情感且典雅高贵、气势宏伟。他虽不是声乐艺术的发起人、奠基人,但他的作品问世后,加速了“美声唱法”的发展和完善。亨德尔对声乐艺术的贡献,不仅是由于他是一位有着高超创作技巧的音乐家,而且还因为他创作的咏叹调、独唱曲、宣叙调是学习声乐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因为他的声乐作品在声乐技术训练上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从分析亨德尔声乐作品的歌词、旋律、节奏和力度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入手,得出其声乐作品基于人的嗓音本质,符合美声唱法以放松、自然、优美、柔和为基础的规范的美声演唱风格,进而从谱例的分析与研究中,论证亨德尔的声乐作品不仅是声乐史上的经典范例,同时体现了歌唱方法的科学性,秉承了美声学派的艺术宗旨和优良传统,更是声乐学习者进行声乐基础训练的不可多得的经典曲目,为歌者建立规范的美声演唱风格,为声乐学习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亨德尔 美声唱法 艺术特色 技能训练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1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一、亨德尔的艺术成就及其声乐创作9-13
- (一) 简介9-10
- (二) 歌剧创作10-11
- (三) 清唱剧创作11-13
- 二、亨德尔声乐作品的特色与风格13-16
- (一) 以主调音乐为主13
- (二) 歌词简洁,一句词重复多次13-14
- (三) 旋律句法工整,常有长段的花腔走句14
- (四) 音域不宽,利于发挥人的嗓音潜能14-15
- (五) 阶梯式的力度变化15
- (六) 严格的速度、节拍15-16
- 三、亨德尔声乐作品的声乐训练价值16-27
- (一) 正确的气息支持与运用17-18
- (二) 声音的轻机能与柔和控制18-19
- (三) 细腻、流畅、连贯的行腔19-21
- (四) 较好的声区统一21-23
- (五) 良好的节奏感23-25
- (六) 力度变化与控制25-27
- 结语27-28
- 注释28-29
- 参考文献29-30
- 附录30-49
- 致谢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郇军德;;试论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对美声歌唱的贡献[J];通俗歌曲;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力;亨德尔歌剧《凯撒大帝》之初步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2 汤丽华;亨德尔清唱剧《锡安的儿女快乐欢欣》演唱浅识[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徐忠莹;论亨德尔独唱康塔塔《在遗忘的甜蜜里》音乐特点及演唱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丁;亨德尔伦敦时期女高音返始咏叹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王志英;走进音乐剧角色的内心[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谈亨德尔声乐作品的声乐训练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9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