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涵江元宵佳节民俗活动中的音乐以及文化内涵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8:06

  本文关键词:涵江元宵佳节民俗活动中的音乐以及文化内涵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元宵节 民俗活动 音乐文化 O!鼓乐 十音八乐 莆仙戏音乐


【摘要】: 涵江,俗称“涵头”、属福建省莆田市辖区。每年正月十八、十九和二十这三天,为“鲤江城隍庙”一年一度的元宵庙会,也是涵江人民的总元宵。这里的民间民俗活动独具特色。尤其是流传千古的民间音乐,它依托于莆仙地区民间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固有特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个案调查方法根据实地考察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涵江区元宵节民俗活动为例,从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形态、节奏形态、结构形态等方面,对同时呈现O!鼓表演、十音八乐、演戏谢神的壮观景象进行详细分析。这些音乐事象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地域性、综合性、传承性、变异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即民俗文化活动是传承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渠道。莆仙民间音乐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从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涵江人对过元宵节比过春节还要重视,并且他浓缩了所有的音乐民俗活动作庆典,可以说,闹元宵是涵江民俗活动的缩影。笔者试图用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理念,围绕民间盛典中的“目的、行为、音响”来分析研究元宵节中的音乐事象。力求见微知著,提供一份个别研究的参照。
【关键词】:元宵节 民俗活动 音乐文化 O!鼓乐 十音八乐 莆仙戏音乐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07;G12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9
  • 绪论9-13
  • 第1章 涵江元宵节庙会13-15
  • 1.1 涵江印象13
  • 1.2 涵江庙会及其活动13-15
  • 第2章 传统节庆中的文化精神15-18
  • 2.1 中华民族的"狂欢节"15
  • 2.2 传统节庆的文化层面15-18
  • 第3章 传统喜庆中的表演文化18-37
  • 3.1 广场音乐——震撼人心的涵江威风O!鼓18-24
  • 3.2 宫庙音乐——古色古香的莆仙民间音乐24-28
  • 3.3 舞台音乐——悠扬古朴的莆仙戏曲音乐28-37
  • 结语37-38
  • 附录38-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秀琴;;清代《聊斋志异》戏曲改编及其研究综述[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李国显;夏洁;;伦理道德下蕴含的悲剧精神——《荆钗记》新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5 刘俊;陈明友;;论气势恢宏的中国唐朝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6 高原;;论关汉卿杂剧的空间处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7 王荣;;小议元杂剧“一人主唱”体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8 温丹妮;;从客家山歌看客家源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李文娟;;寒食清明节与唐朝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朱宏璐;;《陈思王悲生洛水》戏剧性试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乃焕;;丑角——浅谈丑角的作用及表演中[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2 陈静;;晋江与中琉友好交往史[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树森;;试论明清晋江儒商传统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互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红梅;;马头琴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孟子厚;戴妮娜;夏博雯;;小型古乐厅的声学设计[A];2009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何绵山;;浅谈闽越文化对福建文化的影响[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荣国;;兴化区域文化形成初探[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蔡国耀;;兴化“八乐”与“十番”的形成[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蒋炳钊;;关于客家民系形成时代的讨论[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10 林蔚;盖建民;;试述漳州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人文特点[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湛洋;师范院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田京;中国戏剧戏曲表演中对于动情点的诠释及其处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运瑞;明朝中后期福建海外移民原因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薛亮;曹东扶古筝艺术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9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59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8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