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论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

发布时间:2017-07-30 16:32

  本文关键词:论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


  更多相关文章: 古筝 演奏


【摘要】: 气与韵,是我国民族传统美学中的一对范畴,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中国音乐非常讲究“气韵”。“气”是音乐美的内在动力,“韵”是音乐美的外部显现。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是指生命与艺术之“气”;“韵”是指“传神之韵”。在古筝演奏艺术中,他们不仅发挥着各自的特征,同时又表里相承,合而一体,作品因气而活,由韵而美。 有关中国民族器乐演奏艺术的研究,多从演奏技巧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而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和论述的为数不多,尤其在古筝研究领域,甚为罕见。 古筝艺术的文化脉向和久远的中国文化艺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当西方交响乐团里厚重的音块在耳边响起,人们感受到的是震撼,是动;而聆听古筝音乐,通过左手的揉、滑、颤所产生的韵味,,却使人感受到一种充盈的恬静。它幽婉深邃,韵味悠长,我们得到的是与聆听西方音乐时迥不相同的审美感受。 在古筝音乐中,简单的一个单音,演奏者将其颤动,或吟或揉,就使人感到了生命的气息。中国古筝音乐的音并不是奏出之后任其作直线的消失,而常常将余音作弯曲性处理,这是中国单音式旋律音乐的演奏处理的一个特点。尤其是古筝演奏中的按、揉、吟、颤等手法对余音的处理,使其单音成曲线式的运动而产生的“韵”,使人感到有一种生命的律动,形成了古筝音乐“声韵兼备”的风格特色。 本文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出发,对“气”与“韵”分别进行阐述,并分析“气韵”在古筝演奏艺术中的运用,进而论述了气韵在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对于我们古筝演奏者来说,将古筝艺术与文化接轨,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观点来理解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对我们更准确地领悟这种乐器独特的美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古筝 演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32.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11
  • 第一章 古筝演奏中的“气”11-16
  • 第一节 “气”与音势11-12
  • 第二节 调气与贯气12-16
  • 1.调气12-13
  • 2.贯气13-16
  • 第二章 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韵”16-24
  • 第一节 波形曲线以韵补声的音迹16-19
  • 第二节 装饰取韵的两种类型19-24
  • 1. 色彩性润饰19-23
  • 2. 功能性润饰23-24
  • 第三章 古筝演奏的气韵传神与艺境生成24-30
  • 第一节 气与韵的结合与统一24-28
  • 第二节 构建气韵合观的审美心理场28-30
  • 结语30-31
  • 主要参考文献31-33
  • 后记3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兰庆炜;河南板头曲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琳;古筝演奏之“韵”[D];河北大学;2010年

3 崔潇然;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595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95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