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在安多草原上的情书——甘南藏族情歌“拉伊”之探析
本文关键词:抒写在安多草原上的情书——甘南藏族情歌“拉伊”之探析
【摘要】:拉伊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四川等安多藏区专门表现爱情内容的山歌,亦称"情歌"。拉伊只能在山野间歌唱,没有固定的歌词,旋律和节奏非常自由,演唱者触景生情,随兴编唱,即兴性很强。流行在甘南各地拉伊的曲调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形成多种风格,农区、林区的拉伊强调音乐的语言性,节奏规整,牧区的拉伊旋律飘逸,节奏悠长而自由。歌词所表现的内容也因各地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区别。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音乐比较学的视角,对甘南藏区各地的拉伊进行全面的阐释。
【作者单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甘南 藏族情歌 拉伊 探析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二子、下门‘尸,切子J刀耳、习,弓,日月沪、门一口习刁、声l’l一、拉伊概述藏族人世居青藏高原,因为这里多雪,被喻为“雪域高原”。藏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按照地域划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并形成三块相对独特的文化特色区域。拉伊是流行在甘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生贵;;甘南藏族民间歌舞“沙目”探析[J];音乐创作;2010年02期
2 谭振江;;现阶段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深度探析[J];东南传播;2010年11期
3 谈爱芳;;舟曲藏族民间歌舞“朵迪”探析[J];音乐创作;2011年01期
4 亚楠;;草原晨曲(外三章)[J];绿风;2002年04期
5 廷·巴特尔;;我永远是草原人民的儿子[J];实践;2002年07期
6 韩向军;;唱响人间都是情——歌曲《再见了,大别山》词曲和歌唱表现探析[J];北方音乐;2011年04期
7 尹晓星;"先现音"旋法审美探析[J];黄河之声;2004年06期
8 李永中;;都市化进程中的乡土书写[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5期
9 石青山;;篝火[J];雨花;2009年02期
10 杨富有;特力更;陶德巴雅尔;;游牧文化在生存挑战下的保护与发展[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蔚;彭永新;;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有星;;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探析[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3 汪吉发;王天禹;;长江流域滩涂造船探析暨内河地方新建船舶管理[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1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1年
4 张雅韵;;《把电流表改装成伏特表》实验探析[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5 王守民;熊立胜;;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模式与改革经验探析[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全信子;;市场经济大潮中朝鲜族女性拓业精神与效应探析[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申冬华;邓若鸿;李晓轩;;科研机构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白光润;;21世纪中国地理科学发展方略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金应;;我国食盐行业普遍服务的内涵及其体制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军;面对牛市[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蒋文艺;中小企业营销战略探析[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刘柯;农业标准化探析[N];贵州日报;2004年
4 张建明;探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之条件[N];江苏经济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凤发;澳大利亚市场探析[N];经理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田九星 本报通讯员 陈永刚;文化激活生产力[N];山西日报;2004年
7 北京电信技术支持部 齐悦;宽带业务商业模式探析[N];北京科技报;2001年
8 孙飞/文;房地产业融资背景探析[N];财经时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张淑秋;从“找饭碗”到“选饭碗”[N];吉林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志勇;找准方向 乘势而上[N];江西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3 买提库尔班·买吐迪;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4 刘素然;通胀指数债券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周晶;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D];西北大学;2005年
7 张秀武;技术设计的哲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彭莉;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沈再新;散杂居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49~2008)[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崔红志;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养老问题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淑娅;“问”只宾语演变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2 徐振贤;多媒体环境下的物理教学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倪秀娟;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探析及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敏;自由心证原则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赵跃平;景观环境的铺装艺术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张旭萍;行政程序立法若干问题探析[D];东北大学;2005年
7 孔祥新;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计划理论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8 侯君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龚飞;夏商周体育史问题的探析[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黄德双;万里农村改革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0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9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