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唐教坊使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辨析

发布时间:2017-09-04 09:44

  本文关键词:唐教坊使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坊使 官制 差异


【摘要】:有关唐代教坊使相关问题的研究,前人成果并无多见。其中,今人左汉林和柏红秀在此方面的论述颇有见地,然其中的某些观点亦值得商榷。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唐代教坊使的任职身份、任职要求、任职方式、任职时间、职能及其与宋代教坊使的差异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唐代教坊使的相关问题,为从古代官制的角度来探讨此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教坊使 官制 差异
【基金】:2011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布努瑶音乐研究》支持,编号:11YJC760054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作为唐代教坊音乐机构中的最高领导者,教坊使在保证该音乐机构的顺利运转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坊使一职发端于唐初武德年间,成熟于中唐玄宗年间,但与武德之内教坊使不同的是,玄宗之教坊使主要从事的是俗乐事务的管理,且就内外教坊的性质而言,教坊使的职能不仅仅限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晓涛,刘尊明;“教坊丁大使”考释[J];学术研究;2002年09期

2 柏红秀,王定勇;关于唐代教坊的三个问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柏红秀;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宇旭;;金代农业科学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2 范家全;吴晓萍;;两宋与辽金外交之比较——以盟约和国书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彦章;;清代一产三男旌表政策之流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杨玉彬;王颜贞;;略论女真族状元徒单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李鸿飞;;“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比较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韩光辉,陈喜波;皇家宫苑赏石文化流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王成国;唐代渤海国姓氏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8 李秀莲;金源文化阶段性发展述论[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9 张影;;论宋代教坊与民间演剧之关系[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10 郭明志;;汉火百炼金源金,周制一用中华中——金源文化考论[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宝;;论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词乐传播的影响[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3 杨志高;;西夏对贺兰山东麓佛教文化的开发[A];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玉冰;;浅谈西夏与宋朝文献典籍交流[A];西夏学(第五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上)[C];2010年

5 方铭;;秦博士与秦始皇的冲突与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卢庆滨;;张旵诗歌创作与园林雅趣[A];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9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10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光明;中国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梁海;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技术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昕;赵秉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6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赫兰国;辽金元时期的杜诗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瑞;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松;清代满族婚姻习俗变迁[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陈雪;初唐文人乐府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曹焕焕;李俊民诗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郭帅;论完颜亮的创作与金初文学关系[D];山西大学;2011年

5 陆春芳;《史记选读》的教学与中学生素养的提高[D];苏州大学;2011年

6 贾晶晶;《晋书·文苑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矫健;明代通政司制度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高洪韬;朱鹤龄《愚庵小集》存诗校注[D];广西大学;2011年

9 张明强;宋代成纪张氏家族与文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10 贾茜;北宋密州区域经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翠;;浅谈大陆流行音乐与港台流行音乐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2 汪黎明;;从古琴与钢琴记谱看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J];民族艺术;2011年02期

3 范映静;;自由与严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克兰音乐学院调研思考[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4 陆潇玲;;少数民族文化在主客位视野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以那坡县壮族“敏”支系传统文化为个案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5 宋瑾;;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年02期

6 韦祖雄;;水族芦笙乐舞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7 刘瑜;;笙音色探究[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8 郑莉;;明代太常乐官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陈福杰;;论民族声乐歌唱语言与豫剧唱腔之异同[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10 毛微;;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J];大舞台;2011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洁;试论歌唱心理的差异、成因和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温辉明;时代的音乐审美差异对和声运用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建华;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吕文怡;中国扬琴传统流派差异特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魏晶;唐以前制度文化中中原与西域的音乐交流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本文编号:790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90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9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