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拉出了民族的人世情——由闵惠芬二胡专辑《凤吟》说开去

发布时间:2017-09-30 14:24

  本文关键词:拉出了民族的人世情——由闵惠芬二胡专辑《凤吟》说开去


  更多相关文章: 二胡艺术 器乐演奏 民族 演奏史 刘天华 昭君出塞 乐器 胡琴 学术会议 后期制作


【摘要】:正三年前的初春,在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与闵惠芬老师相遇。席间,当聊起"器乐演奏声腔化"的话题时,闵老师提到了她的一张新近之作——二胡CD《凤吟》,对其中的演奏、配器、乐队与指挥,抑或录音、合成及后期制作都十分满意,可谓是心仪之曲。几天后,托人转送了一盘与我。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二胡艺术 器乐演奏 民族 演奏史 刘天华 昭君出塞 乐器 胡琴 学术会议 后期制作
【分类号】:J632.21
【正文快照】: 三年前的初春,在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与闵惠芬老师相遇。席间,当聊起“器乐演奏声腔化”的话题时,闵老师提到了她的一张新近之作——二胡CD《凤吟》①,对其中的演奏、配器、乐队与指挥,抑或录音、合成及后期制作都十分满意,可谓是心仪之曲。几天后,托人转送了一盘与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多军;承中鉴西 博采群芳——浅析刘天华对我国二胡艺术的贡献[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李坚雄;;“苏南现象”与中国二胡艺术发展的四次超越——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10周年断想[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谭永局;;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及其二胡艺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呼延梅文;刘天华二胡学派与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卫星;;也说刘天华与二胡改革及发展[J];民族论坛;2008年09期

6 张前;;二胡艺术之树常青——喜听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专场音乐会[J];人民音乐;2006年11期

7 王刚;二胡艺术发展琐谈[J];音乐天地;1997年04期

8 陈园;;谈二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大舞台;2011年08期

9 呼延梅文;;从作品表现看二胡艺术的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靳学东;;王国潼对现代二胡艺术的贡献与启示——写在国潼先生从艺60周年从教50周年之际[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咏;;关于钢琴教育民族化的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黄阳;;将器乐演奏引入和声公共课课堂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贵龙;朱维全;;陕北唢呐 人民的心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刘建刚;叶(木丽)琴;;浅议“新民乐”与民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潘定华;;略论业余乐队建设的重要性[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孙晓春;;略论民族声乐作品的处理与表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刘戈;;关于加强高师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万依;;清代宫中的满族音乐[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9 靳婕;;世界民族音乐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赵寒阳;二胡教师请走出教学中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7年

3 刘文金;新作品提出的新课题[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海君;百年二胡期待新作[N];中国艺术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冉茂金;二胡 承中华神韵 创世纪新曲[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曹绍德;二胡:一件乐器推衍民族音乐的兴盛[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裴诺;大师的音乐滋养了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天华艺校 史影;弘扬天华精神 打造民乐品牌[N];江阴日报;2006年

9 佟小娟;民族声乐发声要领[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10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谱写民族昂扬奋进之声[N];云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祖胜;二胡艺术与江南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5 祁慧民;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6 温显贵;清史稿乐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发奋;建国十七年二胡艺术的创作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杨扬;刘天华的艺术视野与二胡艺术创造[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3 刘君;传统艺术的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鸣;戏曲音乐在二胡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陈程;李长春二胡艺术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吴树燕;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成功交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志坚;浅论二胡与二胡艺术的民族性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园;对二胡艺术走向世界问题的探讨[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10 杨松权;论西方小提琴演奏艺术对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发展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48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48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