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吐鲁番木卡姆》节奏模式研究——以《潘吉尕木卡姆》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30 14:28

  本文关键词:《吐鲁番木卡姆》节奏模式研究——以《潘吉尕木卡姆》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吐鲁番木卡姆 节奏模式 阿鲁孜韵律 巴尔玛克韵律


【摘要】:"维吾尔木卡姆"的节奏模式丰富多样,决定着木卡姆音乐结构的整体布局。它是形成其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维吾尔族民间艺人辨认木卡姆内部结构的文化标识。本文以《潘吉尕木卡姆》为例,考察和分析局内人对《吐鲁番木卡姆》音乐节奏模式的文化认知模式,结合其唱词中阿鲁孜韵律、巴尔玛克韵律的具体运用情况及音乐旋律特点,分析了其节奏模式由深层至表层的转换生成原则,进而反观其深层的文化思维模式。《吐鲁番木卡姆》唱词诗体中不同格律的使用,是产生形态各异的节奏模式的主要因素,并决定了音乐的整体风格。节奏模式变体的产生,是民间艺人积极主动适应唱词格律和旋律节奏的结果。《吐鲁番木卡姆》的节奏模式亦是维吾尔族二元对立文化观在音乐文化中的反映。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关键词】吐鲁番木卡姆 节奏模式 阿鲁孜韵律 巴尔玛克韵律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横向、历时性发展中多种固定节拍、节奏型的循环往复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音乐特点之一,它与纵向、空间性的乐调模式一起构成了“维吾尔木卡姆模式”[1](第24-28页),也是“维吾尔木卡姆”内部结构产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笔者在田野考察中发现,《吐鲁番木卡姆》的文化持有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成翔;;吐鲁番木卡姆中的节奏模式及其应用[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T·阿列巴基耶瓦 ,孙国荣;维吾尔木卡姆节奏的一些问题[J];中国音乐;1986年02期

3 王生耀;赵秀芝;;《吐鲁番木卡姆》及其节拍节奏特征[J];中国音乐;2008年03期

4 杨民康;论音乐民族志研究中的主位—客位双视角考察分析方法——兼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方法的来龙去脉[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万章;《纳瓦木卡姆》唱词阿鲁孜格律对音乐旋律节奏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静;;《乌孜哈勒木卡姆》音列特征研究[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2期

2 王文静;;同属“7”调式木卡姆音列的比较研究[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3 王鸿;;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现状及发展研究[J];大舞台;2011年04期

4 王文静;;刀郎人的木卡姆——新疆麦盖提县刀郎木卡姆实录[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5 王瑞;;巴渠民歌研究中的多重视角——“文本分析”与“综合考察”探究[J];当代艺术;2011年01期

6 熊晓辉;;音乐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方法探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建朝;张欢;;略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中的个人创造——以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王文静;;《恰哈尔尕木卡姆》音列的测音与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9 阿曼尼莎·玉苏甫;;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与欧洲交响曲诸要素之比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滕祯;;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与申克音乐分析法之间的联系及其运用[J];音乐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林莉君;浙江省磐安县仰头村《炼火》仪式的音声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刘玲玲;贵州布依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艺;新疆维吾尔族改良艾捷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莎莎;鲁克沁镇吐鲁番木卡姆传承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秋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达斯坦”与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唱段与之对比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穆特拜尔;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木卡姆班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瑶;哈密木卡姆中女鼓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解s,

本文编号:948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48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