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本的死亡与作品的复活——“新文本主义”文学观念及其方法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8 15:40

  本文关键词:文本的死亡与作品的复活——“新文本主义”文学观念及其方法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文本批评 新文本 文学批评理论 文本学 经典文本 方法意义 文本研究 作者意图 文本意义 观念基础


【摘要】: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西方新文本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不单是学术界对经典文本主义、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作根本反思的产物,它更有其深广的新文献学方法论与文学自律性观念基础。以文学文本的形式媒介为源头,以文学的文本阐释为鹄的,通过突出文本的再生产与流传演布要素来扩展文本的原初意涵,是新文本主义区别于其他文本理论的基本特征。而围聚在"文本学"核心概念下,决然舍弃文本中心与作者意图,秉持由"文本"到"作品"的新文本主义再革命,尚需要从观念本体与技术方法两个层面作出详细阐明。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文本批评;新文本;文学批评理论;文本学;经典文本;方法意义;文本研究;作者意图;文本意义;观念基础;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 1971年,罗兰?巴特在欧洲主流学术刊物《美学杂志》撰写题为《从作品到文本》(From Work to Text)一文,他列举七大理由申述文学研究将由“作品”走向“文本”的必然性然而,十余年后,西方主流文学界却以大致相同的面目作出了完全否定性的回答:“文本”不能代替“作品”,文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俐俐;跨学科视野中的文本批评学构想[J];学术研究;2004年03期

2 谢向红;新诗:呼唤文本批评的强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毛崇杰;;从文本/语境到文化/文明(上)[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雷升录;文学文本批评的特性[J];安康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5 陈晓明;;文本批评:想象的精神飞地——欧美文本批评的历史与现状[J];大家;1997年02期

6 雷升录;文学文本批评的文化视域[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梅新林;回归文本 超越文本[J];红楼梦学刊;2000年01期

8 钱翰;;文本概念的中国之旅[J];学术论坛;2013年11期

9 李纯仪;从“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肖锦龙;;从《神曲》的整体构建看它的主旨——一个完型的审美探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俐俐;;聚焦于文本的愉悦[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龙潜;重视现状研究 着眼创作实践[N];文艺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李纯一;目录是打开“罗氏藏书”大门的钥匙[N];文汇报;2013年



本文编号:1055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55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