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视觉形象生产

发布时间:2017-10-19 06:21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视觉形象生产


  更多相关文章: 大众传媒 视觉形象 艺术生产 当代性


【摘要】:大众传媒作为中国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文化生产场,与中国当代艺术构成形态复杂的互文关系。其视觉形象生产过程在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则呈现出视觉性、技术性、日常性、跨界性、地方性、制度性以及跨文化、跨区域等多重特征。大众传媒的视觉形象生产因此不仅成为理解当代社会转型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艺术生产当代性的一个特定视角。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关键词】大众传媒 视觉形象 艺术生产 当代性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12JZD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艺术生产理论研究”(13YJA76002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J124
【正文快照】: 基于一个“文化转向”的学术语境,斯图亚特·霍尔曾对文化作如是观:文化与其说是一组事物(小说与绘画或电视节目与漫画),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它首先涉及一个社会或集团的成员间的意义生产和交换,即“意义的给予和获得”。文化因而取决于其参与者用大致相似的方式对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鹏程;;电视娱乐节目的仪式、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李明毫;;“情感真人秀”类型电视栏目的兴起及发展进路[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丁云亮;;大众阅读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陈文忠;;文学是人学,文论即人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李珊;;漫谈大众文化中的粉丝产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周露露;;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异化现象及扬弃之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莫国芳;;好莱坞电影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董素青;;电视——一只代罪的狐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强;;中国网络文学的传播学解读——以起点中文网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蓓蓓;;结构与圈层:媒介文化视域中流动的“话语空间”——从“黄山门”事件进展引发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曹国新;;旅游软实力:旅游业本土意识与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5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7 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8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敏;“功夫王”赛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陈笛;上海市奉贤区大众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洁;;论媒体批评的意义[J];电影文学;2008年09期

2 杨春时;;艺术生产与艺术个性[J];学习与探索;1982年04期

3 董学文;艺术生产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4 三木;湖南省演出学会成立[J];中国戏剧;1985年08期

5 何志钧;艺术生产商品化新论[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叶纪彬,张丽;新时期艺术生产理论研究述评[J];江淮论坛;2002年03期

7 周兰苣;;关于美之随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03期

8 邓也穆;论艺术生产力的特性与开发[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9 支宇;后现代主义境遇中的艺术生产[J];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2期

10 吕律;艺术生产:剧团改革的重头戏[J];当代戏剧;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云;邓敏;;论现代大众传媒的八大德育功能[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玮;;大众传媒与俄罗斯语言文化的变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晓非;;大众传媒对大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金娟;彭望清;张流祥;邝海沙;;医院与大众传媒合作树立形象初探[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纪新青;;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范玉吉;;完善传播立法 构建和谐社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王丹;;大众传媒与性别塑造[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何晶;;中国大众传媒对本土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现象初探[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茂金;面对大众传媒 批评能否依然理性[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林永胜;大众传媒与心理战[N];中国国防报;2000年

3 姜红;传媒对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哲学所 孔明安;西方大众传媒研究概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濮端华;加强社会舆情预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佟贺丰 刘润生 武夷山;学术期刊也有科普功能[N];科技日报;2006年

7 田丽娟 李晓玲;大众传媒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向晓薇;从《新周刊》“车经”看大众传媒在汽车消费中的角色扮演[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孙桦;大众传媒应力避“知识鸿沟”[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明巍;“春晚”亲民方可人[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龙运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罗乐;大众传媒体育再现中的赢利创新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5 邓庄;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D];武汉大学;2010年

6 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刘卫军;我国职业体育与大众传媒互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金苗;大众传媒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互动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廖宇,

本文编号:1059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59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f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