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画廊光环境的感知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20:44

  本文关键词:艺术画廊光环境的感知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功能艺术空间 艺术画廊 印象主义 感知性空间 光环境设计


【摘要】:当下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休闲时间和金钱愿意选择去追求精神享受和投资收藏。这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折射出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现在的798艺术区、“草场地”、上海的“莫干山”等艺术区的火爆就足以说明艺术文化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艺术,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展陈艺术作品的多功能艺术空间——当代艺术画廊,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展示艺术品的空间光环境品质得到了艺术家、画廊业主、欣赏者的前所未有的关注。 所谓的“印象主义”特征在空间光环境中的表达指的是人对于建筑空间光环境的心理关系,强调的是人对光环境空间的心理情感体验。我们对空间光环境的印象必将对我们心理产生影响。 笔者的论点正是光环境的营造应该向印象派绘画学习。其关注的并非艺术家对于造型的把握或者是对色彩的运用,需要学习的是印象派艺术家们摒弃前人对于事物形态一丝不苟的摹写,而用对于事物的充满感性的认识,以及用可感知的事物来描绘不可感知的感性事物的能力。笔者称这种设计为空间光环境的感知性设计。通过运用这样的思考方法所做出的艺术画廊光环境的设计对于艺术品流通市场领域乃至社会精神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功能艺术空间 艺术画廊 印象主义 感知性空间 光环境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8-9
  • 1.2 提出问题——探索艺术画廊光环境的发展方向9-10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11-12
  • 第二章 艺术画廊的概述12-19
  • 2.1 画廊的起源12
  • 2.2 当代艺术画廊——多功能艺术空间12-13
  • 2.3 艺术画廊与各功能空间的比较13-18
  • 2.3.1 艺术画廊与商业空间13-15
  • 2.3.2 艺术画廊与美术馆15-17
  • 2.3.3 艺术画廊与艺术家工作室17-18
  • 2.4 本章小结18-19
  • 第三章 空间光环境的可感知性与实例分析19-29
  • 3.1 印象派绘画的可感知性19-20
  • 3.2 空间光环境的可感知性设计20-23
  • 3.3 空间的可感知性实例分析23-29
  • 3.3.1 中国传统空间的可感知性23-25
  • 3.3.2 西方19世纪末叶以前的光环境可感知性空间25-26
  • 3.3.3 现代建筑空间的光环境可感知性空间26-29
  • 第四章 艺术画廊的光环境可感知性29-35
  • 4.1 艺术画廊的光环境可感知性的意义29-31
  • 4.2 艺术画廊的光环境可感知性的设计原则31-32
  • 4.3 艺术画廊的光环境可感知性的特征32-35
  • 第五章 达到可感知性光环境空间的途径35-52
  • 5.1 主题和氛围的一体化设计35-36
  • 5.2 人性化设计与自然光运用36-38
  • 5.3 消除人工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差异38-39
  • 5.4 光源的选择39-42
  • 5.5 艺术画廊的光环境塑造42-52
  • 5.5.1 入口和前厅46-47
  • 5.5.2 展示空间47-49
  • 5.5.3 洽谈与休闲空间49-50
  • 5.5.4 走廊与交通空间50-52
  • 第六章 艺术画廊光环境设计实践52-62
  • 第七章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卫;;室内设计项目教学模式中的光环境设计教学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周;王江萍;;基于老年人的居住光环境设计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待言;张海燕;;上海博物馆书画廊空调设计[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铁楠;;城市人行空间光环境设计[A];2007年中国(厦门)LED照明与装饰论坛暨城市夜景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玉芳;马剑;索超;;残疾人照明光环境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郝洛西;林怡;;建筑与城市光环境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思路[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周耀;刘叶;;城市建筑景观光环境的艺术表现[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海燕;;展览展示中的光环境设计[A];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许东亮;;照明设计业务的尝试[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9 王丽君;张凤兰;王红新;;开展预防性劳动卫生监督工作的体会[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李英;路晓东;;现代城市建筑环境问题[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苌苌;北京的画廊[N];经济观察报;2004年

2 冯秋红;艺术画廊步履维艰[N];市场报;2004年

3 驻昆山首席记者 姚喜新;周庄画家村首个名家画廊昨开馆[N];苏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邱家和;科恩画廊展现“行走”名家个展[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蔡萌;中国画廊如何走出尴尬[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胡晓燕 吴启明;歙县12亿元筑起“最美山水画廊”[N];黄山日报;2011年

7 胡晓燕 吴启明;歙县:十二亿元打造“最美山水画廊”[N];中国信息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蔡萌;当代画廊的成长要素[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本报通讯员 龚朴文 舒祖辉;九年监督绘就“绿色画廊”[N];人民代表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志;书画拍卖缘何走在画廊业前面[N];中国改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滢;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的体育馆天然光环境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滢;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的体育馆天然光环境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陈义丰;艺术网络营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叶智勇;美国艺术节运行机制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6 刘翔宇;中国当代艺术品交易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王艺;绘画艺术品市场定价机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刘明亮;北京798艺术区:市场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天钰;艺术画廊光环境的感知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李瑞华;中国画廊业发展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方;北京798艺术区小画廊的计划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桑田;从当代艺术市场现状看画廊的美术史观[D];汕头大学;2011年

5 李光远;中小城市专题类博物馆光环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刘洋;博物馆室内自然光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董永;博物馆光环境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周婧;室内空间中光环境设计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9 于杨涛;室内空间设计中“光”的简与繁[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姜黎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及大陆个体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6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6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c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