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传播图像化历程及其反思
本文关键词:视觉艺术传播图像化历程及其反思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视觉艺术传播图像化历程,将其区分为手绘图像、摄影图像、数字图像、网络图像四种类型与发展阶段。认为艺术传播图像化、数字化、网络化之后,在保存时间、展示成本、参观互动性、艺术作品共享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与此同时,也存在由于现场感缺失、传播质量下降等原因而产生的大量艺术伪经验问题。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美学研究”(项目编号:10CZX05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不论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还是视听艺术,均存在一个如何呈现,亦即如何通过复制而得到大规模传播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视觉艺术传播图像化历程,并思考艺术传播图像化所产生的利弊。一、手绘图像——视觉艺术传播的起点不论是藏匿于人迹罕至的偏僻之地的岩画,还是隐居于幽森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遐;;论电子图像时代文学精神的坚守[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阎丽杰;;论文学理论的图像化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3 张经武;;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突围[J];语文学刊;2009年09期
4 李清良;吴颖姝;;图像化时代:文学的使命与命运[J];理论与创作;2008年02期
5 张经武;;当下文学的图像化追求[J];东方丛刊;2008年01期
6 王佳;;偶像在社会生活中的图像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7 张荣翼;;图像化背景与意义的重建——当下文学批评所面对的挑战和应对[J];学习与探索;2009年04期
8 戴玉竹;许铁汉;;审美视域中的图文之距[J];大众文艺;2010年22期
9 张晶;;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J];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10 李晓君;李琳;;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达;新世纪:文学还好吗?[N];人民日报;2001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 卢缓;内省的张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陈定家;当代媒介发展与文艺变革[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立足图像与超越图像[N];文艺报;2001年
5 柏定国;摄影文学理论的飞跃[N];文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波;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图像化及其审美取向[D];吉林大学;2010年
2 姜波;图像化时代与文学的后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6年
3 胡平平;从文学到文学性:图像社会文学存在方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高冬冬;中国“80后”艺术家艺术创作现状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靓;文学与图像的世纪遭遇[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小路;进入图像学研究视野的毛泽东图像[D];四川大学;2007年
7 施叶丽;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D];浙江大学;2004年
8 黄万获;视觉文化视域中的“视觉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7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3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