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与简洁:艺术的路径
本文关键词:强调与简洁:艺术的路径
【摘要】:艺术的规律自不当说,仅手法就有很多,这里着重议论"强调与简洁"的问题。"强调"和"简洁"是相辅相成的,是一对"孪生姐妹",是一种特别的、必须的艺术手段,是任何艺术门类在创作中须臾不可忽视的,是艺术走向成功的路径。只有熟练地、自在地把握好"强调"和"简洁",其作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我们知道,总的来说,艺术源于自然,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自然。艺术源自现实,但绝不是照抄照搬现实。艺术是一种创造,是艺术家(包括观赏者、听者、品者)对生活、对自然由心底生发出来的、外在的、并且是被抽象化了的一种美的形式。用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的话说,“艺术是创造出来的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芸利;为敷衍的美育与为人生的美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占丽;时代灵魂的塑造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丽;林海音散文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古继堂;林海音──台湾女性文学开山人[J];新文学史料;2002年02期
3 古远清;作为“自由派”作家的林海音[J];新文学史料;2002年02期
4 杨月;林海音与“纯文学”[J];新文学史料;2002年02期
5 世华;一代才女林海音葬于台北金宝山[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01期
6 廖翊;台北最后的歌吟——怀念林海音先生[J];台声;2002年01期
7 黄荣;略论林海音的《婚姻的故事》[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张凤;客家人林海音追记[J];寻根;2003年04期
9 何标;扎根于两岸共同家园——纪念林海音逝世二周年[J];两岸关系;2003年11期
10 舒乙;一位可敬可爱的人——悼林海音先生[J];两岸关系;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莉君;;语文教学:反对“闭关自守”,提倡“拿来”[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英;新型态的贤妻良母[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常江;林海音与北平新闻专科学校[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李博;科学用电营造企业安全新环境[N];通信产业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连伟 杜榕;台北城南再听林海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记者 何自力;两岸举办研讨会纪念作家林海音[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采写:本报记者 翟帆 张贵勇;大学生与企业家面对面[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肇新;她从城南走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8 新华社记者 刘江、李煦、孙晓胜;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今难觅[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李艳;舒乙:关注名人纪念馆[N];中国文物报;2007年
10 夏宇璞;清音声声系城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锐;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2 张实;论林海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杨;女性意识与林海音的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08年
4 田方园;林海音小说创作艺术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5 郝超;用爱点燃往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源;文化互动与边际写作[D];山东大学;2005年
7 徐瑾;台湾的半个文坛[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37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3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