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原型实践的局限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7-11-18 18:03

  本文关键词:原型实践的局限与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原型实践 遭遇瓶颈 策略开掘 审判式批评 局限创新


【摘要】:在追溯既有研究基础的前提下,对学界极为关注的原型批评理论及原型实践的局限与创新问题作理论的自反性1思考与探究。一是在回溯原型批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廓清原型学术式批评遭遇的瓶颈和误区;二是探询实践审判式批评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是对原型审判式批评的潜在社会影响作评估,试图为原型理论的创新性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一己之见和思想资源。学术目标及路径选择是,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评估原型批评话语的理论意义及其价值,一方面遵循原型批评的逻辑理路,举案探询批评话语掩盖下的文学事实及其带来的启示性。问题讨论及策略应对,一是基于文化原型的“活态”开掘,以文本个案为例,探询“活态文本”所引发的与原型实践局限及创新相关联的案例审判的可能性;二是分析原型实践实现审判式批评应选择的个案批评途径,并指出原型批评价值评判本身具有相应的理论危险,对文化原型的坚持可能会导致民族主义思潮的回返,对神灵或超凡个体能力的崇拜容易导致宗教狂热,所以运用原型进行审判式批评时,考虑文化背景的同时,应尤其注意评判的影响效力。结论认为,,超越局限即预示着创新,如审判式批评的未来既是一种构想,又是一种抉择。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铁强;;《尘埃落定》:民族文化心态的完美展示[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2 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党建;2010年07期

3 张泽忠,韦芳;心灵的开启与去蔽——例说侗民族的处境意识与以邻为善观[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4 桑吉扎西;把米拉日巴的慈悲和爱带走[J];佛教文化;2002年Z1期

5 刘长荣;女性形象的民族文化表达——读张泽忠先生的小说集《蜂巢界》[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6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现状与未来[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孙荔;《雷雨》的原型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廖开顺,石佳能;侗族“月亮文化”的语言诠释——评张泽忠小说集《山乡笔记》[J];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02期

9 潘年英;在“原型”中寻找“民族性”——读《侗族作家丛书》札记[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罗义群;;论苗族斗牛审美文化品牌的创建策略——以黔东南苗族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200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00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