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时期文艺学研究与“新三论”

发布时间:2017-11-18 22:21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文艺学研究与“新三论”


  更多相关文章: 文艺学耗散结构 协同论 突变论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的"方法论热"中,文艺学界在引入"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之后不久即引入了"新三论"(耗散结构、协同论、突变论),使得新老三论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并置。正是因为这一并置,学界在对"方法论热"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中,"新三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本文对"新三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文艺学引入"新三论"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突破了美的静态的、固定的本质,使美及审美成为一种历史化的存在;建立了以创新为主导的开放的、动态发展的文学观。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文艺学界大量引人西方理论进行文艺研究,促成了"方法论热”,其中以对于自然科学理论及其方法’尤其是“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协同论、突变论)的引入尤为引人注目。虽然“新三论”前面有一个“新”字,而且其在自然科学中的创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申斌;《周易》与现代数学、物理学中的“三论”[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高银秀;试论协同学的哲学意义[J];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3 吴子连 ,刘燕茹;耗散结构理论与中国文化发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4 陈大明;关于音高耗散结构的理论构想─—论和声游移观念及技法的形成与延伸[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郭志峰;耗散结构与音乐的趋同倾向[J];人民音乐;1989年03期

6 魏元s,

本文编号:1201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01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