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理论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础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理论应用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学校艺术教育、家庭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以及学生本生是基础艺术教育中的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共同组成基础艺术教育体系。在基础艺术教育体系中,这四种元素各有其本职作用,每一种元素的作用都对艺术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基础艺术教育研究领域内,有很多学者只局限于每种元素本身的作用和意义,而往往忽略掉每种元素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基础艺术教育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基于此现状,笔者选择了学习所在地哈尔滨市的基础艺术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在分析学校艺术教育、家庭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以及学生本身的同时,更深一层的研究这四种元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全面、透彻的分析,笔者总结出一套全新的基础艺术教育发展理论——基础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理论,学校艺术教育、家庭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在各尽其职的同时,互相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学生为培养对象,共同发展艺术教育。并且就哈尔滨 现阶段基础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了可行性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立;;法国艺术教育一瞥[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2 王红莲;;浅谈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3 王浩;;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J];群文天地;2011年03期
4 吴黛舒;;艺术教育门外谈[J];基础教育;2006年03期
5 邓素芳;;优化隐性艺术教育 促进智障学生心智发展[J];大众心理学;2006年06期
6 薛晔;;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当代艺术教育、艺术学博士论坛言论[J];艺术·生活;2006年04期
7 ;展示艺术成果 浓缩人士精华 “红玫瑰”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系列丛书征稿启事[J];艺术教育;2004年02期
8 徐良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艺术教育研究分会成立[J];艺术教育;2004年02期
9 汤旭梅;;用艺术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北京联合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概述[J];艺术教育;2004年05期
10 芦娟;;美学与艺术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梅;;全球性文化转型期:数码艺术教育的多元媒介整合传播[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李铅林;;论现代社会与艺术教育[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在艺术教育特色中追求卓越[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高学娥;秦耀舜;;论艺术教育的效应[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5 熊彩涛;;加强艺术教育,成就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6 史长河;;重视艺术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王珍珍;;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促进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8 高学娥;秦耀舜;;论艺术教育的效应[A];湖北省民政康复医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李璞珉;刘学惠;;艺术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董学文;;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傅骞;在创新中加强艺术教育[N];光明日报;2003年
2 记者 王业辰 顾晓萍;促使艺术教育广泛持久发展[N];石家庄日报;2005年
3 熊永松 洛桑曲尼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要着力在转变思想观念上下功夫[N];西藏日报;2008年
4 吉林艺术学院现代传媒学院院长 王建国;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汪建根;2008艺术教育关键词[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记者 韩福魁;省教育厅检查评估平山区创建艺术教育示范区工作[N];本溪日报;2008年
7 王建国;艺术教育的大敌在于功利主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让“多彩贵州”植根于深厚的艺术教育土壤[N];贵州政协报;2009年
9 张作斌 牡丹江大学艺术系教师;浅谈艺术教育[N];中国艺术报;2009年
10 黄河;治学滥 艺术教育急需“计划生育”[N];音乐周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俊玲;回返审美之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孝勇;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3 阎兆万;论产业环保化及其实现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练晓荣;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玉芳;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王传民;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7 崔晓迪;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刘基玫;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周泰;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蒋秀英;美国中小学艺术教师标准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3 秦建宁;论网络艺术的发展与应用[D];河北大学;2004年
4 郭峤;吉林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云红梅;呼和浩特市区普通高中艺术课程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桂辰光;基础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理论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易介南;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晋红;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年
9 王志萍;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的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唐红春;美国小学普通艺术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01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0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