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预设视角下李白诗歌中转喻的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01:06
本文关键词:文化预设视角下李白诗歌中转喻的英译研究
【摘要】:“预设”一词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Gottlob Frege于1892年首次提出,主要包括: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文化预设是语用预设的一种,是指在人们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定式。而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因此对于译者来说,翻译中的困难之一便是对于文化预设的理解,不仅需要理解原文词语和句法的意义,还要对文化预设部分有敏锐的感觉。 中国唐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唐诗中的转喻丰富多样。尤以盛唐诗人李白的作品最具代表性。转喻不仅被看作是一种修辞工具,更被视为一种反映人们思维的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因此,转喻在两种语言中的互译,应随两种文化预设中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的同异程度而灵活变化。文化预设对诗歌翻译应该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文化预设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李白诗歌英译本中转喻的分析,进而探讨了原诗中转喻部分是否能在译本中完好的展现出来。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为了能够在源语和目的语中处理好转喻部分的预设,译者不仅要清晰的了解原诗的文化背景,也要清楚的掌握读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加强对文化预设的感知,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于不同的文化预设,译者要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将源语转喻内容最大程度地呈现在目的语中,更好的传译出原诗的文化特质,让读者能够欣赏到中国诗歌的丰富内涵,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茜;翻译中的文化预设及翻译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谢梦;涂靖;;文化预设对文学翻译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曾宇钧;翻译中的文化预设[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彭媛媛;;唐诗中概念转喻的认知研究及其翻译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沈悦英;;文化预设及其翻译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蔡平;;语用预设理论对翻译方法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7 刘鹏;王培信;;文化预设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重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钱素芳,张建芳;试论李白诗歌中的妇女形象[J];社科纵横;2002年04期
9 李捷;;论翻译中文化预设的三种特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蒋冰清;;预设理论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1224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2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