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和悦静穆”与朱熹的“气象浑成”
发布时间:2017-11-25 02:04
本文关键词:黑格尔的“和悦静穆”与朱熹的“气象浑成”
【摘要】:黑格尔认为理想的艺术其基本特征是“和悦静穆”的,“和悦静穆”的艺术是自由的心灵显现在最妥帖的感性形式中,表现的是自由自觉的完美的人性。完美的人性只能存在于理想的社会之中。“和悦静穆”实际是理想的社会理性的反映。朱熹最赞许的审美境界是“气象浑成”,“气象浑成”既用于人物品藻,又用于艺术批评,“气”和“象”在事物中自然而然地融合于一体,整体不事雕琢却荡漾着动态的生命力,处处体现“天理”。圣人人格和文道合一的艺术品都表现出“气象浑成”。 “和悦静穆”和“气象浑成”的意蕴都在于社会理想,外在形象都富有整体性,是圆满的、可感的社会理想,思想意蕴与外在形象自然而然地浑融一体。黑格尔把美之理想放到人身上,朱熹既放到人身上,也放到诗文上 两人的美的理想观念是由他们哲学中的本体决定的。 黑格尔和朱熹的美学思想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他们站到时代的高度,从全局出发,提出治世救国的方略。黑格尔采用的是近代欧洲理性主义的工具,朱熹拿起了中国传统的儒家之道。他们都批判地继承先贤,汲取同时代思想家思想的精华,提出了自己系统的理论。黑格尔意在让世人认识人性,追求自身的自由;朱熹却让人遵循伦理纲常。他们向往古代社会,从当时的时代情况来说,都在盼望国家统一实行政治改革。他们把自己的社会理想、政治思想转变成了美的理想观念。无论“和悦静穆”还是“气象浑成”都深蕴着优秀哲学家的人文关怀。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龚丽娟;;互释·互生·共生·整生——20世纪至今中西比较美学研究范式方法探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孙盛涛;詹姆逊与李泽厚:理论策略与美学启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个案比较片谈[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张伟;马克思美学范畴新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潘立勇;朱子人格美学的逻辑结构[J];文史哲;2001年02期
5 赵建章;张作祥;;姚鼐以“妙悟”论“文”评议[J];文学前沿;2007年00期
6 邓军海;对中西比较美学的几点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7 徐良;本体论:庄子和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保春;;悟妙与审美论——西方美学背景下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转换[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4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2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