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媒介在公共艺术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20:23

  本文关键词:媒介在公共艺术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实践 艺术要素 艺术审美 艺术形式 公共空间 现代主义风格 艺术生 物性特征 装置艺术 物质材料


【摘要】:正媒介的引出——连接公共艺术要素的纽带公共艺术在当代学术界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它时,就会感到对于它的核心内涵未必十分明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和当代性的艺术形式,其与社会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对它的研究必然是跨学科、跨文化的。然而,公共艺术本身并非把这些
【作者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信息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13CB129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媒介的引出——连接公共艺术要素的纽带公共艺术在当代学术界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它时,就会感到对于它的核心内涵未必十分明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和当代性的艺术形式,其与社会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对它的研究必然是跨学科、跨文化的。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向峰;宋炜;;艺术媒介:审美信息的物质载体[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辛刚国;六朝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情采关系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舒娜;;浅析舞蹈中眼儿“媚”艺术表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殷晶波;;对艺术特征的一种审美性诠释——试谈对庄子“言”“意”观的认识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刘玉叶;;从符号美学视角看汉魏六朝书法评论中的人格比兴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8 潘晓华;;从《爱》浅谈文学语言模糊性的美学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9 吴云;;繁难、浓缩、精专——论《无名书》词汇的精英特质[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毕涛;王艳;;唐宋词中建筑意象探微[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董雪莲;;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创新理解[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3 陈文新;;论明代诗学主流派的内部争执[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4 段友文;;论民歌的审美意象[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5 童庆炳;;文学创作的审美意义[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1227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27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9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