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评赵稀方的《后殖民理论》

发布时间:2018-01-08 03:02

  本文关键词:评赵稀方的《后殖民理论》 出处:《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后殖民主义文化 后殖民理论 后现代主义 殖民主义者 殖民主义话语 后现代思潮 反思 殖民地 民族主义 批评史


【摘要】:正当后现代思潮研究在中国学坛初具规模的时候,后殖民主义却十分冷落,没有系统的研究著作出现,尽管这一术语十分流行。我们民族的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个反思和批判殖民主义话语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在时代感知力呼唤一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史的当下,赵稀方的新著《后殖民理论》成为一部填补了空白的开拓之作。
[Abstract]:While postmodernism studies when the shape of the altar in China, post colonialism is very cold, no systematic research works, although this term is very popular. Our national history proves that contemporary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colonialist discourse theory and call for a China. Post colonialism cultural criticism in the history of the current era in perception, Zhao Xifang's "post colonial theory > a fills the blank of pioneering work.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当后现代思潮研究在中国学坛初具规模的时候,后殖民主义却十分冷落,没有系统的研究著作出现,尽管这一术语十分流行。我们民族的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个反思和批判殖民主义话语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在时代感知力呼唤一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史的当下,赵稀方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3 任丽梅;科学发展与科学共同体的体制创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5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6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何兴华;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J];城市规划;2003年10期

8 陈鹏;从规模控制到制度建设——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范式转换[J];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9 丁华东;论档案学研究的主体意识与学科范式的建构[J];档案学通讯;2005年02期

10 陈祖芬;对档案学范式演进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兆t,

本文编号:1395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95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