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数字媒介中图形语言的表现特征

发布时间:2018-01-09 04:31

  本文关键词:数字媒介中图形语言的表现特征 出处:《艺术百家》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设计 数字媒介 图形语言 多通道交互 隐喻 图像表意


【摘要】:图形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在数字媒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数字媒介文化的重要表征。以互联网传播为主的数字媒介,其图形语言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新的特征,了解并剖析这些特征对于进一步拓展数字媒介中的图形语言表现的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Graphics as a manifestation of effectiv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gital media,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characterization of digital media culture. Digital media in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the graphic language form showing new features,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o further expand the graphic language of digital media in the performance space.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基金】: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主任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6
【正文快照】: 一、数字媒介、图形语言媒介,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按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的见解,“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①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媒介形态变革: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现在的数字媒介,这也是人类传播史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晓春;产品设计中界面的隐喻[J];装饰;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睿;基于可用性的手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雅丽;电子数码产品设计的校园文化策略[D];江南大学;2006年

3 董建华;日用品设计中的界面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4 黄莉华;现代厨具造型语义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陈佳薇;夸张手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张宝;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符号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超;王艳婷;;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8期

2 陈定家;;数字媒介与“艺术视觉革命”[J];求是学刊;2011年05期

3 邱红革;;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4 刘珊;;小议生活中多样的艺术表现力[J];大舞台;2011年08期

5 ;艺术博览会·主题活动[J];艺术市场;2011年07期

6 宋舟舟;;浅论科技对艺术发展的影响[J];科学中国人;2011年12期

7 胡钢锋;高永利;;高校数字艺术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创新[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北京:艺术时空之旅[J];缤纷;2011年07期

9 柴智;;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教学[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10 ;《艺术学界》稿约[J];艺术学界;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平垣;;第十四章 都市艺术(建筑、雕塑和艺术设计)提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永成;徐俊;;现代产品艺术设计中心理学因素的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庄黎;;数字化艺术与民俗化设计——关于艺术设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何轩;;从设计的事谈育人的事——艺术设计类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王瞻宁;刘虹弦;;“信息图解化”现象及其正负效应透析——兼论“读图时代”艺术教育的使命感[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吴乃群;史耀军;王静;;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7 王郁新;;改善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体系[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赵平垣;;建构设计批评学的文化思考[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熊兆飞;;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色彩[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敖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国内数字艺术学科发展的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紫铭;2011年“艺考”带动艺术留学升温[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常跃中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艺术设计是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N];文艺报;2005年

3 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欧阳友权邋陈定家;数字媒介影响下的文学转型[N];浙江日报;2008年

4 商报记者 李雪;光华路五号:填补高端艺术展馆空白[N];北京商报;2010年

5 ;艺考一个需冷眼旁观的热象[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6 记者 秦华;市民“串场”享受艺术盛宴[N];郑州日报;2008年

7 詹橙;艺术院长给出三个就业预警[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张英;造型能力与素质的培养[N];美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熊龙英;“艺考热”已经开始消退[N];湘潭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雨檬;新媒体艺术 借网络力量 乘科技浪潮[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祥华;艺术设计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钰;无意识是人类进行艺术创作的根源[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3 柳枫;数字媒介中传统造型语言表现形式的探索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欧阳正德;现代艺术对视觉传达媒介的启示[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5 曾越;一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预演[D];四川大学;2006年

6 段殳;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D];东南大学;2006年

7 邓卉;新媒体艺术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邱枫;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田进;“互联网艺术”超越互联网[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10 高静;河北省考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0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00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d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