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翻译文学的生活化——胡适与周瘦鹃翻译风格的共同性

发布时间:2018-01-25 06:12

  本文关键词: 意译 直译 翻译策略 出处:《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学翻译在清末大规模兴起,当时是倡导意译为主。但以胡适、周瘦鹃为代表的翻译采用了保留原作本意,注重译作贴近生活,关照实际的策略,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兴趣,使有着陌生文化背景的外国作品最大程度上被国人接受。
[Abstract]:Literary translation rose on a large scal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en it was advocated that free translation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However, the translation represented by Hu Shi and Zhou Shoujuan adopted the strategy of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focusing on the translation close to life and taking care of reality. Attracting the interest of many readers, foreign works with strange cultural background are accepted by Chinese peopl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46
【正文快照】: 把胡适和周瘦鹃并列一处讨论,好像是有些突兀的安排。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恒心;《新月》杂志刊行时期胡适政治思想评析——兼评史学界在此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2 王引萍;从女性视角看《黄绣球》的人文价值[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吴惠敏;试论契诃夫对凌叔华成名的助益[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2期

4 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任天豪;;清季使臣群体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朱浒;;“丁戊奇荒”对江南的冲击及地方社会之反应——兼论光绪二年江南士绅苏北赈灾行动的性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浩帆;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2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张宁;许南英评传[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肖太福;胡适自由主义法律思想述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顾小燕;翻译家胡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宇航;译介、欧化与国化——20世纪20年代初翻译文学进入中学国语教科书的进程及其作用[D];清华大学;2004年

4 邓云涛;国故与新知的不同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剑;胡适文学思想论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清辉;胡适的小说考证[D];清华大学;2007年

7 李光伟;道院·道德社·世界红(?)字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福生;陆懋德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艳;;从《苔丝》中译本意境的传达谈直译与意译[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王付荣;;谈古诗中意象的翻译[J];成功(教育);2009年08期

3 程银春;;坚守与突变:试论鲁迅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意译”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刘晓群;;浅议杨宪益《红楼梦》译本中服饰颜色词的翻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5 唐玲;;《简·爱》的两个译本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杨红艳;王甜丽;;从《苔丝》中译本情感的传递谈直译和意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李明;;“立人”应“自儿童始”——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禹玲;汤哲声;;翻译文学的生活化——胡适与周瘦鹃翻译风格的共同性[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3期

9 秦弓;;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陈姝慧;;从诗歌翻译理论看古汉语诗歌中叠词的翻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孔令翠;王慧;;郭沫若论翻译[A];郭沫若文献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IGMA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众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翻译不可缺失基础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汪嘉波;好教育造就好公民[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晶晶 黄丽娜;摄影的小本儿买卖成为推介重点[N];中国摄影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姜小玲;专家:翻译不能急功近利粗制滥造[N];解放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金涛;把中国智慧翻译到西方[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苹;试论文学翻译中的审美效果[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蓉;从目的论角度看《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红字的翻译[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建慧;从目的论视角看科幻小说翻译[D];山西大学;2010年

4 李琳;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汉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天霞;金庸武侠小说中武功描写的英译[D];山东大学;2011年

6 宋元元;小说《情人》的三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白羽;归化与异化——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论文学翻译[D];吉林大学;2004年

8 郭秋香;文学翻译标准与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红辉;论文学的异化翻译[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银屏;科学·童话·弱势文学:鲁迅翻译实践的三个维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62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62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